朱鷖佳:任何一个行业和产品都有它的天花板,刚刚刘总说到了,如果想破除天花板就要有新产品、新路线,没有新东西就指望这一个东西一百年、两百年有持续大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那样人就还停留在原始社会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有没有天花板取决于老板的进取心,企业的天花板并不等于产品的天花板。面对天花板的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即辩证的看。
张曙东:朱总从企业家精神和进取心谈这个问题。吴总您怎么看?
吴金海:我们投的企业也有处于非常细分的市场,全球也就5个亿左右的市场容量,但随着消费升级,它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我们不喜欢投天花板明显的企业,因为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未来资本回报的收益率预期就比较低。但我们比较认可企业扎扎实实把一件事情做好,如果自己有核心技术,再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对于市场份额小但利润比较稳定的企业,我觉得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并购等方式退出。
谈到天花板就会谈到企业的能力边界问题,像美团的王兴不给自己设限,一般的企业很难有这种能力,还是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否则容易盲目扩张导致失败。我们看企业家,希望他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然后再向相关多元化方向发展。国内有一个案例蓝月亮,最早只做洗手液,资本进入以后就开始向洗衣液和家庭护理的产品进行扩展,而且也是通过第二代的接班人把企业愿景做得更大,这种发展方式对企业是最好的。
陈朝朝:我认为天花板是市场决定的,不是哪个企业当年做了就知道市场一亿元的总量。市场没有天花板的,或者你以为有天花板的,做着做着做不出来了。细分龙头领域里面都是潜在的世界500强。国家最主要的高端战略是航空母舰,它会放到细分领域,然后再收回来。我们现在说的天花板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是未来培育巨无霸的土壤。它到底是能做多大我们谁都不能决定。我们让他在360的领域里面创新,才能创出华为和腾讯。
科创板助推企业创新
张曙东:接下来想讨论一下最近比较火的科创板。现在150多家申报科创板的企业中有30多家过会的,高端制造占比15%到16%,占科创板1/6的比重。各位有哪些项目准备在科创板上市或申报?
朱鷖佳:简单说一下科创板我们有两个企业走在前面,一个是做装备的,和芯片相关的,还有一个做新材料的,这也是天花板的问题。新材料可以做油墨、涂料,未来也许可以转化做3D打印,想不到天花板说不定就破了。数据我原来没有研究过,15%是高端制造,这个数据如果在主板上要高很多。
张曙东:对,科创板第一大是信息技术,40%多。接下来就是生物医药。
朱鷖佳:趋势挺好,占比不高。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这些东西要想用好,要紧贴先进制造业,否则发展不了。我希望能够我们投资公司把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新的思路,让他们通过将新技术与自身优势结合从而能够具备上科创板的基础。如果科创板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有望了。
吴金海:科创板的企业我们也非常关注,包括上市的和拟上市的,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上市。最近我们准备参与一家集成电路上游装备的企业,投资逻辑还是该企业具备核心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的市场空间。虽然科创板最近的交易不是很活跃,从战略层面来说,科创板给了这些有核心技术但盈利不是那么好的企业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和平台,也给致力于研发创新的初创企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陈朝朝:科创板对目前关键领域的创新企业是很好的支撑,包括智能网联车、民用卫星数据、石墨烯等。我们在辅导很多企业通过科创板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一定会在这些领域生根,也愿意与他们合作。
刘璐:各家机构都有很多的弹药。我们这边海尔自己孵化的一家海尔生物医疗已经过会了,其他关于科技和智能制造的赛道,我们有两家重量级企业差不多明年上半年申报。
科创板实现了改革。拉长一点看,估值回归是大趋势,因为跨板块流动是不存在障碍的,蓄水池一边太高的状态不会太久。但是好的企业不管在哪个板都会受到认可。
张曙东: 最后一个话题,江苏的制造业历史悠久又是制造业大省,且科技资源比较丰富。同时,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和青科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数据,江苏排名第一。请各位用一分钟给南京提一提建议。
吴金海:我认为第一是发挥南京高校多的人才优势,重视人才引进;第二是通过产业龙头集聚效应带动产业布局,特别是半导体领域,南京集聚了紫光存储和台积电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未来应继续坚持这一战略。第三是加快江苏省内高铁建设,加强苏南苏北的人才流动,融入长三角大城市群。
陈朝朝:我经常会比较南京和深圳的区别,硬件南京有很多比深圳好,但是最后融资的过程和效率要比深圳低很多。因此,把这些人才、基金团队、市场化的基金团队吸引到南京来,是南京发展的重点。
刘璐:江苏的高端制造产业结构是非常全的,大的小的、重的轻的都有,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包括南京。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呢?就是高端制造的融合,这个趋势已经开始了。江苏在这些领域如果再加强一下,对于现有的相对重一些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会更有帮助。
朱鷖佳:南京这个城市历史悠久、四平八稳,如果把高端人才引进来会有很好的帮助。也希望当地政府能把我们这些实实在在投资高科技的投资公司引过来共同建设当地经济。隔壁的合肥也在蠢蠢欲动,需要留意啊,他们正在占领人工智能的高地。
张曙东:本次的圆桌讨论结束,谢谢各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