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裁员的背后风云

猎云网 中字

据IDC数据显示,2018下半年前五大中国公有云PaaS+IaaS厂商,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电信、AWS和百度的IaaS市场份额分别为42.7%、11.8%、7.5%、7.2%和4.4%。留给其它公司的份额仅剩26.4%。

甲骨文还能争取一席之地吗?

近几年甲骨文也并非“不思进取”,曾两次试图通过收购弥补云计算的短板。2016年,它收购了合同和支付管理平台Textura,并通过合并自己的建筑管理软件Primavera,设立了甲骨文建筑和工程全球业务部门。2017年12月,又收购建筑软件开发商Aconex。然而,甲骨文2019第二季度财报中,云服务和授权支持营收为66.37亿美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3%,可知成效不佳。未来加码云计算能否翻身不得而知,目前看来并不乐观。

3、缺乏本土化的“觉悟”

再回到甲骨文中国区大裁员事件本身,原因又不单是为发展云计算让位。因为连云计算的研发部也遭遇了裁员。尽管甲骨文的调整是全球性的,但在其它地区的幅度和力度远没有在中国大。这又是为何?

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去年受访时宣扬中国威胁论,称美国“民主资本主义制度”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取胜,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比我们更多的工程师”,“我们不希望看到自己成了第二名。”老板如此“爱国”,本次大裁中国区也是情理之中了。

回顾以往,在中国发展遇阻的外企大多都患有“外企综合征”,对中国不轻易放权,不愿意投放核心技术,还不愿意本土化。换言之,有想赚中国人的钱又放不下身段之嫌。怎知如此高傲不会被中国市场淘汰?

不止甲骨文在中国窘迫,亚马逊也宣布计划于今年七月份完全撤掉中国区的电商业务。目睹国内从各大电商大炒双11促销到如今逢节即大卖,京东物流的次日达,拼多多的C2B模式,亚马逊始终不为所动。不能适应本土市场的后果只有被摒弃。此外,

2016年8月1日,Uber将其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出行。

2014年3月,微软关闭MSN软件,尽管在世界门户网站占有超高市场份额却难敌QQ等中国本土门户。

2012年4月,易趣被eBay剥离,告别市场。在2003年被eBay收购前,易趣一度占据中国电子交易市场90%份额,但两年后电商龙头就变成了淘宝。

外企在中国市场如何入乡随俗?福特是个好榜样。

据英国《金融时报》,由于去年在华亏损17亿美元、销量下降37%,福特将30多名在华外籍主管调往其他国家,并任命中国员工填补空出的岗位。报道指出,福特此举不但有助于削减外籍高管成本,同时有助于注入本土力量。

4月22日,福特汽车中国产品创新副总裁、大中华区市场及销售副总裁均任命中国人,进一步加速公司在市场、销售及产品方面的管理团队的本土化,从而更好地兑现“更福特、更中国”的承诺,助力福特中国2.0业务提升计划。

这或许只是福特成功的一部分理由,但我们该从中体会出大企业发展应有的胸襟。

企业管理学中提倡“大槐树”姿态,把企业的成长模式比作“大槐树”,就是全方位成长,即公司就要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扶持周边共同发展。正如华为早在2016年提出的“被集成”就是典型的大槐树姿态。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孤岛终将被遗忘。适者生存,不进则退。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