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休闲服饰品牌“优衣库”在中国的两家工厂被爆为“血汗工厂”,原因在于两家工厂均存在经常长时间劳动的问题,工人每月劳动时间分别超出中国平均水平约110个小时和约130个小时;另外,工厂中地板积水,空气中飞舞着棉絮,染色作业时会使用化学用品,但由于室内高温,很多工人不使用口罩和手套,因此存在安全隐患等。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国工厂第一次被爆为“血汗工厂”,此前的富士康工厂、格兰仕工厂均被曝光过存在工作环境差、工时过长、工人工资低、安全隐患威胁等问题。去年的4月中旬,格兰仕中山工厂更是由于工人与厂房之间的矛盾问题而发生打砸事件。为何中国工厂屡被曝为“血汗工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厂差在哪儿?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是值得国人深思的问题。
传统制造业优势逐渐消失,工厂问题频出
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制造业曾经凭借劳动力的优势赢得了“世界工厂”这一称号。在“made in China”的背后是广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低下不断累计垫高的结果。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工人与工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一方想提高薪资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另一方则努力降低人力成本,力争缩小整个工厂运作的生产成本,利润最大化,因此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
香港非政府组织向优衣库中国工厂喊话
2014年4月中旬,格兰仕中山工厂发生了2000人聚集的打砸事件,据传事件缘由是工人不满工资太低,虽然事后被格兰仕否认,但在媒体的调查中发现,格兰仕中山工厂生产线上的员工由于长时间重复单一工作内容而显得目光呆滞,另外中山工厂的工作环境也差强人意。格兰仕在国内家电行业中,曾因“价格战”杀出重围,一跃成为国产家电品牌的行业翘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价格战”的背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一部分企业生产成本。而中山工厂打砸事件无疑给类似于格兰仕这样依靠低廉的价格赚取利润的中国工厂狠狠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