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明年才逐个推出
对中国方兴未艾的电动车产业来说,标准制订是电动车推广普及的先决条件。没有标准就无法产业化,当前电动车推广主要就“卡”在标准上。
截至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的标准计划项目共25项。其中,完成标准编制,已经报批标准6项;形成报批稿1项;送审稿11项;征求意见稿1项;准备阶段5项。
据悉,与电动车充电设施相关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充电站建设、运行标准;换电站建设标准;充电设施与电网协调方面的标准。
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相继确定了以换电为主的供电服务模式,提出了建设充电服务网络的思路。为适应充电设施建设,今年启动了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现在形成了充换电标准体系框架初稿。
在此期间,一些关键标准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虽已报批,但为了慎重起见,标委会与电动汽车分标委会、电器附件标委会又联合组织召开多次会议,进行了更广泛的讨论,最终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并兼容、开放的充电接口及通讯协议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国际交流的同时,标委会还积极将我国的技术和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如我国的直流接口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技术方案之一。
下一步,争取经过2-3年时间,初步建立与我国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智能电网发展相适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发展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同时,还将适时启动放电标准体系研究。而在完成充电设备接口标准、计量标准、充换电站建设标准后,标委会也将重点解决换电模式下的关键技术标准建设,如动力电池箱、换电接口等标准。
电动汽车市场前景难料
纯电动汽车的价格较传统燃料汽车的价格要高。除了相对较高的价格外,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仍然是业界的难题,续航里程难以满足需要。
目前对于充电设施建设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还有国家统一的标准。汽车生产企业以及电网企业使用的标准也不一样,标准不一,未来能否对接还是个问题。
对于采取充电还是换电模式,业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说法。比如公共交通系统可能采取换电模式,但是作为大众消费者驾车没有固定的线路,采取换电模式有点困难。不管哪个企业,明确说固定采取哪种能源补充模式都有点操之过急。
电动车生产企业除了急需发展动力系统性能,还需要相应的整个产业化的配套体系的建设以及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认知程度的提高,完全的产业化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模式尚未统一、标准尚未确定、动力难题仍难突破的情况下,国家电网狂飙突进的建设显然冒着巨大的风险。斥巨资全国铺开建设的充换电站何时能摆脱挌荒的命运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