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实行的“绿色创想”,至今已超过6个年头,其发展超出公众的预期。GE在绿色上的提前布局,让这一家以制造业闻名的庞然大物,因“绿色创新”而变得轻盈,GE的品牌中,也由此注入了绿色、环保的元素。
向绿色进军,既提升了GE的品牌形象,也让GE获得了大量绿色收益。来自GE的资料显示,2007年,GE来自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收入达到140亿美元,2008年则达到170亿美元,2010年则超过了200亿美元。
目前,GE在中国已经有50多个经营实体,业务复杂而多元,主要业务集中在四大领域,包括基础设施、能源、金融、医疗及媒体,而环保和合作,始终是GE在中国运营和拓展市场的方针。不仅注重提升自己的环保水平,由于有大量的供应商在中国,GE还与中国的多家环保机构取得联系,定期检索这些环保机构的数据库,进行供应链的绿色管理,拒绝存在环境问题的供应商。
三、能源业本土化运营是关键
资本扎堆、国际化人才交流频繁、技术升级速度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电力市场和产业基地。比起订单量,GE更在意中国市场的产业活跃程度,“就产品产量而言,中国大型企业几乎涵盖了蒸汽轮机、输配电、发电领域的前几名,这么多的大公司、大项目,意味着中国未来产业的活跃程度也将异常之高。”
如今,像GE一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重中国产业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如果不能有效参与中国市场,就无法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在GE看来,这已不是做不做中国市场的问题,而且解决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问题。
此时,选择似乎比努力更为重要。伴随着强劲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有朝一日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面对这个资源禀赋多样化,疆域辽阔的市场,GE能源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未来5年,更加注重工业效率的提升、加大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是中国能源市场不可避免的趋势。”GE认为,对于拥有庞大产品线的GE能源中国区而言,每个层面都有市场机会,但维系这些机会的主线却只有一条,即本土化运营。
除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GE认为,本土化运营首先需要解决角色转换。“不要一味想着你是美国企业,你就能够在这里得到什么,这已经是历史了。”在私下,温跃忠曾不止一次在内部会议上提醒他的团队,“过去外企进入中国,人家是铺着红色地毯请你进来,但是现在你要进入,需要敲敲门了!别人要先看你能做什么,才决定是否让你进来。”
作为老牌的电力企业,GE能源当然不缺乏“敲门砖”。目前,GE能源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横跨发电、水处理、输配电、油气勘探传输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发电设备上GE的优势尤其显著:据统计目前全球运行中的发电设备中25%机组由GE生产。
近年来,GE能源更针对中国本地客户的不同需求积极调整战略,快速反应,先后在中国建立近20个合资或独资企业。作为四大全球研发中心之一,GE能源位于上海的GE中国研发中心组建了一个专门的能源研发团队致力于提高本土竞争力。迄今为止, GE已向中国提供了 300多台燃气轮机、70台蒸汽轮机,以及近千台风机, 并颁发了大约45项气化技术许可。
“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角色转换的关键在于企业能不能将运营做好,能否为行业、客户、供应商带来更大的价值——我希望我的客户不要管我是谁,从哪里来,而是永远因为我能干什么而选择我!”G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