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与工厂自动化这一日本制造商长期盘踞的优势领域,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跃升,正凿开日企引以为傲的技术壁垒 “护城河”。据《日经亚洲》报道,随着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的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欲转向美国市场新辟增长之路。这家 “百年巨头” 计划加大在美布局,可能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厂建设等。
2025 年 6 月 13 日,安川电机宣布,将投资 1.8 亿美元(约合 260 亿日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富兰克林市建设新工厂。这不仅是安川电机首次在美国进行工业机器人的本地化生产,也是其面对全球市场格局变化,尤其是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
据安川电机网站发布的消息,安川电机计划在富兰克林市一片约 7.4 万平方米(80 万平方英尺)的土地上,分阶段进行为期 10 年左右的投资。新园区将整合其在伊利诺伊州和威斯康星州的现有设施,包括将北美总部从伊利诺伊州迁入此地,并建设生产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培训设施等大楼。
新总部外观图
工业机器人工厂作为投资亮点,届时,安川电机将实现包括马达、逆变器在内的主力产品的一体化本地生产,改变以往工业用机器人主要从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局面,此次投资预计将新增 700 个就业岗位。
安川电机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凭借先进的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如 Σ-7 伺服系统,一度拥有统治性地位。但近年来,随着汇川技术、埃斯顿、埃夫特、禾川科技等中国本土品牌技术日益成熟,其产品逐渐在中高端市场替代进口产品。外资品牌产品因成本高、交货期长等问题,在中国市场陷入困境,市场份额不断被国产品牌蚕食,营收同比下滑明显,这迫使如安川电机等外国品牌重新审视其全球市场布局。
据了解,美国业务占安川电机全球营收的24%,为仅次于日本国内市场的第二大区域市场。中国业务占比为21%,欧洲为14%。
目前,安川电机面向美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日本出口,新基地的设立将实现公司首次在美国本地化生产。
与中国市场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市场的自动化需求正显示出日益高涨的趋势。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制造业回流,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在美国投资,特别是在半导体、食品及医疗等领域,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有所增长。这为安川电机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同时,美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高昂,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持续攀升。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美国市场,安川电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ABB、发那科(FANUC)、库卡(KUKA)已形成 “三强鼎立” 的格局。其中,同属日本的发那科凭借在汽车装配厂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在美国市场占据领先优势。
不过,在半导体、医疗、食品等非传统重工业场景,对特定类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呈现出专业化、多样化的趋势。安川电机希望凭借自身在伺服马达与变频器等高精控制技术方面的优势,在这些 “非汽车工业自动化” 赛道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例如,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安川电机可以利用其技术生产适用于半导体晶圆搬运的高精度机器人设备,满足该行业对设备精度和稳定性的极高要求 。
安川电机此次在美国的大规模投资,是其全球战略布局调整的重要一步。通过在美国建立本地化生产和服务体系,安川电机有望在快速增长的美国自动化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实现业务规模的增长。
同时,这也有助于安川电机分散市场风险,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将为其在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竞争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重塑其在全球自动化战局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