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1,较上月回升2.1个百分点。这一走势与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一致。分析认为,数据表明,5月份多地局部疫情持续,制造业景气度边际出现改善但仍位于收缩区间。与此同时,就业相关指标和企业预期指标表明稳就业和提振企业主预期仍十分迫切。
从财新制造业PMI的分项数据来看,制造业供给和需求,企业成本与出厂价格、供应商供应时间等多项指标的走势表现均与中国制造业PMI的相关分项指标数据表现一致。具体来看,5月财新制造业PMI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虽有回升,但继续低于荣枯线,其中需求略强于供给。企业成本与出厂价格方面,由于原材料、燃料、运费价格持续高企,企业成本端压力持续增加,5月制造业企业购进价格指数连续第2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涨幅较上月回落。相比之下,受需求疲弱影响,出厂价格指数降至收缩区间。此外,5月供应商供应时间指数继续大幅低于荣枯线,虽好于上月,但仍为2020年3月首轮疫情防控后次低,物流仍未恢复正常。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5月多地局部疫情持续,制造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但仍位于收缩区间。供求虽有好转,但均在荣枯线之下,且影响逐渐传导至就业端;供应链受阻、物流时间延长问题未能得到彻底改善,成本端和收费端价格分化,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不过,就业方面,财新制造业PMI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的分项指标。而标表现有所不同。财新中国制造业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继续下降,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从业人员分项虽然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已经呈现企稳特征。根据财新调查,生产需求下降,加上员工离职是导致制造业用工进一步收缩的原因。
从生产经营预期来看,财新制造业PMI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的分项指标也有所不同。据财新调查,虽然不少厂商相信后期会有强劲复苏,但也有企业对疫情防控的持续时间以及乌克兰战事表示担忧。业界对于未来12个月的生产前景的乐观度创下5个月新低。分析认为,指标表现不同与调查样本差异有关,也体现了目前稳就业和稳定市场主体预期的压力在不同行业或地区存在差异。
王喆认为,政策层面,保证就业和物流畅通是重中之重。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推动复工复产,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提供就业保证。此外,帮扶纾困政策不应只限于供给侧,对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人员的补贴亦应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