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工业软件的发展离不开好的环境与生态,笔者也一直从事APS的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 APS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工业软件。在这个过程当中,接触了大量的从事APS研究的学术人、从事APS系统开发的软件公司以及对APS有或迫切或牵强需求的企业,当然还有很多各种投资策略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了各种形态,还是有很多感受的。
(1)风头一起就遍地开花,其实基本上都是塑料花。
随着MES的深入应用、企业信息化认识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APS的需求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就成为了风口。随着而来的就是市场上冒出来了大量的APS或者是独立的APS或者是MES公司说自己有APS。 APS的研究其实已经有30多年了,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其实能够数得出来的,尤其是国产的APS是少之又少的。但随着风口转向,突然间就都有了,拍拍屁股就知道也是不可能的。我也曾经兴冲冲的按照宣传有APS的公司,看了之后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假如风口转向就可以成功催生出工业软件,那所谓工业软件也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2)要想富先修路,就怕走入了莽撞的歧路。
就类似工业互联网是这样的。大家都热衷于去搭建平台,就像基建狂魔一样,就如同阿里搞的淘宝是网上店铺一样,阿里就是地主,大家也都喜欢当地主。也许天真的认为,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搭建平台之后自然而然就能够引来工业APP的凤凰。但事实的发展是,与要想富先修路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工业APP软件天然的特点所决定的,不是大家都有苹果,只有有路的才能够把苹果运出来销售,而是没有苹果的情况下,先修路又有什么用呢?这应该是工业软件发展生态的一个普遍现象。
而对于APS来说,其实与这种现象相对应的就是热衷于追逐资本。在没有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对于APS来说,这不是考堆人就可以实现的。非正式渠道获得的小道消息是,在日本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ASPROVA的核心的算法团队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可能是个位数,甚至有整个公司在很长时间内(似乎有资料说截止到2016年)总人数都不超过50人。笔者也仔细的分析过一些获得投资的以APS为主业的公司,甚至找不到一个案例或者说应用型的界面。工业软件不是谁的嗓门大好像就是盟主了,乌合之众是没有用的,这是一个讲究内在实力的领域。
(3)太过不切实际的期望,也许带来双方的绝望。
APS是介于工具软件和管理系统之间的一种形态。很多企业可能希望就像 office套件一样,基本上可以无师自通的当工具来使用,但其实对工业软件来说是不可能的,虽然追求的目标倒是向这个方向在努力。换句话说,如果APS是一种拿来就用的,那现在估计早已经被某几家一统江湖了。绝大部分的工业软件还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需求和场景进行定制的。这种定制,很大程度上,表面上是看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场景,而深层次则是将企业的经验知识甚至诀窍,融入和沉淀物化到APS中。 APS的高端发展是人机融合的场景决策,排除一个满足约束和目标的结果,只是最基本的功能。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与期望。笔者在给一个民营企业老板做做一个APS项目时,这个老板明确的告诉我,我只要排出产能平衡表就可以,决策由他来做,否则他20多年的经营决策经验,岂不是浪得虚名,我认为这个老板还是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的。对于APS而言,一般来说,工具性应用是简单场景下的应用,而真正解决问题的应该是管理和人机融合的应用方式。
(4)鱼龙混杂的生态,需要野蛮人心态。
也许商业本来就是很复杂的,可能也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也许是因为搞技术出身,所以对于一些客户并不选择实力能力而是关系也是很无奈的。这就逼得生态向一片混沌方向发展,唯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先做出效果再谈商务,笔者现在做APS的思路,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笔者目前最新并行的4个APS项目,都是结合企业的实际场景、实际需求和实际数据(非少部分的案例数据,而是全部的真实数据),先开发验证展示出APS的能力效果,近乎已经完成项目的最终系统可以验收的程度。只能以这种不忘初心的野蛮人姿态进一步打开局面。我感觉现在很多工业软件的发展,基本上都是这种局面。
…………………………………
其实还有很多感觉,先写这些吧。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王爱民,工作于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长期从事APS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
原文标题 : 王爱民:工业软件(以APS为例)发展生态的几点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