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首次公开解释B-21“空袭者”隐身轰炸机首飞推迟原因!

空天防务观察
关注

2021年1月25日,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网站报道:美空军高官首次公开解释B-21“空袭者”隐身轰炸机首飞推迟原因——为了使首飞的B-21就接近生产型机成熟度。

1997年9月7日,垂尾编号4001的首架F-22战斗机完成首飞,此时距洛马公司获得美国防部授出合同已过去约6年半;1989年7月17日,首架B-2轰炸机完成首飞,此时距诺格公司赢得合同竞标已过去近8年。有此前车之鉴,美空军希望B-21隐身轰炸机项目的进度能够有所加快,指定快速能力办公室(RCO)负责该项目就是例证之一。在2015年10月向诺格公司授出正式研制合同后,该军种还特意强调,B-21项目将会大量利用现有技术,旨在避免高风险技术可能造成的项目进度迟滞。因此在6年后的今天,美空军再度推迟B-21首飞时间(由2021年底改为不早于2022年,目前又改为2022年中期),难免引发外界对于该项目的猜测和质疑。如果该机最终在2022年中期首飞,距离诺格公司赢得“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项目竞标也已过去7年之久。由于B-21项目高度机密,因此外界很难了解该项目的细节。2021年1月19日,美空军负责采办、技术和后勤的助理部长威尔·罗珀,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天接受了《航空周刊》记者的采访,透露了B-21项目的部分内幕。

罗珀称:“我相信,五角大楼里绝大部分见证了(B-21项目)、并对其细节有深入理解的人都会惊讶于我们能够按计划推进该项目,我也预测该项目将按原定期限完成。关于B-21的首飞,我能说的是,它将与B-2和F-35(的首飞)有着天壤之别。首飞的B-21将不是一架实验性质的飞机,而很可能是一架制造完成度极高的飞机。(B-21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制造创新、充分考虑了全寿命周期维护保障,这些都是我全力追求的。”“因此,首架(B-21)飞机绝不仅仅是为了验证其外形设计或气动特性,让我们知道这是否是一架好飞机,从而弄清如何制造它。这些工作已经在(首架B-21建造的)同时进行。在首飞完成后,我们希望(B-21)项目能够顺利转入生产阶段,并在极短时间内从低速初始生产转入全速(生产)。”罗珀指出,B-21与B-2的首飞时间相隔30余年,当年的B-2项目团队已几乎全部退休,生产线也关闭多年,导致相关研发和制造能力出现断层,因此美空军几乎重建了整个隐身轰炸机研发团队、技术体系和工业基础,其目标是确保该军种能够更为频繁地使用B-21执行核威慑任务和常规打击任务。

美国南达科他州埃尔斯沃斯基地(Ellsworth Air Force Base)将成为率先部署B-21A“空袭者”轰炸机的作战基地。2020年5月29日,美国媒体引述美国国会参议员透露的消息显示,该基地将从2020年10月开始建设B-21A轰炸机的建筑物;但根据可用资金情况,建造工作可能推迟到2021年夏季。然而,到2020年11月,埃尔斯沃斯基地针对B-21轰炸机到来的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又被推迟到了2022年。该基地拟部署1个B-21作战中队、1个B-21正规训练单位,并兴建一座B-21相关的武器生产设施。其中,武器生产设施用来安全存贮核弹药,并为B-21的整个任务提供维护、存储和支持功能,其面积将达到5.2万平方英尺(约合4830平方米),包括1个总面积1.7万平方英尺(1580平方米)的弹药维护建筑。随着核常兼备的B-21轰炸机在埃尔斯沃斯基地及得克萨斯州戴斯空军基地取代B-1B常规远程轰炸机,这两个基地将新增空基核武器存贮能力;加上美空军已决定恢复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的空基核武器存贮能力,其本土存贮空基核武器的空军基地将由现在的两个(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和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增至五个

他强调,美空军在作战飞机获得配套常规武器作战资质认证方面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其程序往往较短,但核武器作战资质认证则严苛且漫长的多。该军种正以B-21项目为先导,力图加速配套核武器作战资质认证程序。值得注意的是,AGM-158“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JASSM)的主承包商近日透露,美空军有意使配装B-21的AGM-181“远程防区外”(LRSO)空射核巡航导弹在2029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较原定时间至少提前1年,且该弹和在研的AGM-158D“极远程型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JASSM-XR)未来都可能具备核常兼备能力。美空军负责战略威慑和核武器综合的副参谋长2021年1月14日也公开表示,B-21将在“6~7年后”成为美空基核力量的组成部分。

本条动向的提供者廖南杰先生此前已为《空天防务观察》提供2篇专栏文章,如下所列:

第1篇,“政治正确”还是“天选之子”?美空军新任参谋长查尔斯·布朗上将画像,2020年6月29日;

第2篇,“键盘侠”、“全球眼”与“逐风者”——美空军第16航空队概况,2020年7月24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廖南杰)

本篇供稿:系统工程研究所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