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说到《有个国家,曾抵制诺贝尔奖》,于是有热心人提出,除了纳粹德国,历史上还有其他国家也对诺奖做出过某种形式的抵制。这个国家就是前苏联。只不过,前苏联允许本国科学家接受诺奖,但要出国领奖只能“挈妇”,不能“将雏”。本来每年的12月10日,是当年的诺奖得主举家赴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日子,今年受困疫情,颁奖改为线上举行。在这个特殊时段,我们也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上那些因领取诺奖而苦恼甚至发起斗争的苏联知识分子。
撰文|瞿立建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让人倍感荣耀的事情,甚至一人得奖,全家光荣。通常每年的12月,新晋诺奖得主都会携家带口,举家出席全球瞩目的颁奖典礼。
2016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结束后,日本诺奖得主大隅良典与亲属合影。
但是,有个国家例外,它不允许子女同行。这个国家就是前苏联。
苏联欲拒还迎
苏联政权成立之前的沙俄得过两次诺贝尔奖,都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是1904年的巴甫洛夫和1908年的梅契尼科夫。
巴甫洛夫,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1904年获得诺贝尔奖,得奖不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打铃喂狗发现条件反射,而是因为消化系统的研究。
梅契尼可夫,俄国微生物学家与免疫学家,免疫系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乳酸菌之父”。1904年获得诺贝尔奖,得奖不是因为宣传喝酸奶,而是因为免疫系统研究。
而苏联建政之后,曾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直到1950年代初,都没有再度斩获诺贝尔奖。
1954年,苏联科学院生物学部秘书、生物学家奥帕林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一次会议,在会议期间,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委员告诉奥帕林,瑞典方面希望看到苏联科学家参与诺贝尔奖的事业中来,比如提名候选人等,并请奥帕林向苏联高层转达诺贝尔奖的善意。
奥帕林回国之后,马上向苏联科学院院长做了汇报。
苏联方面获悉,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有个年轻的教授西伦(Lars Gunnar Sillen)对苏联人获得诺贝尔奖很热心,已经将苏联化学家谢苗诺夫的资料整理齐备。
苏联高层领导指示来了,要苏联科学院请苏联驻瑞典大使馆向西伦致谢,并表示苏联会对获得诺贝尔奖感到光荣。
但转过年来,苏联高层因为某些可以揣度的原因又不想得诺贝尔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