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出口难,不止在疫情期间
为什么即便非常紧缺,国内生产的口罩也“没人要”?关于出口认证的问题,我们和一家医疗器械相关厂商的负责人进行了探讨。
不同国家要求不同,但企业申请认证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生产企业资质认证:
这意味着出口相关产品的企业要具备生产这类产品的资格。具体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设施、设施设备、有资质认证的工作人员。针对生产企业资质认证的具体情况,不同国家都有清晰的条件指引。
产品注册认证:
这代表企业出口的相关产品要符合当地注册认证标准,才能够顺利出口。详细内容包括物料清单、生产工艺流程清单、可靠性验证报告等等,具体要求方面,认证方同样也有清晰指引。
国内外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认证机构,国内是根据类别不同,细分为省级和国家级机构;美国是统一的国家官方机构——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而欧洲更多的是采用第三方机构认证。
由此也能够看出不同国家认证申请的难易程度:
国内的认证申请相对是最快和最便捷的,灵活性更强,拥有一定资源的企业是很容易快速取得认证资格的;
欧洲方面由于是采取第三方机构认证,较为松散,而且毕竟是盈利性机构,所以在认证机构比较权威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快速获得认证的,申请周期一般3个月左右;
美国认证相对最难,一方面国家机构要求严格,另一方面流程相对也更慢,例如FDA二类的申请周期一般在6-9个月不定。
美国认证的难申请并不只在疫情期间,而且因为疫情的严峻,针对防疫物资FDA此前已经适度放开要求。
但在比亚迪事件前后,经NIOSH等机构检测,不少国内出口到美国的口罩均无法达到“过滤95%”的标准,因此,FDA在5月7日大幅减少了批准名单,从80家缩减为14家,比亚迪的KN95口罩依旧在批准名单内。
至于加急认证,像比亚迪这样影响力比较大的企业是有可能获得加急资格的,但对于普通口罩厂商来说,目前局势下,能够获得认证出口的可能性非常小。
透过比亚迪退款事件,我们看到更多厂商面对出口问题时的被动地位,相对于指责,想要打开海外市场的供应商(不仅是口罩厂商)应当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
据了解,很多企业在申请认证的过程中,相对于设备以及工厂等硬件方面的要求,人员资质认证这类软性要求往往更难达到,一些国内企业显然无法适应海外市场的规则,很多厂商的“小动作”和“不安分”更持续加深了部分海外客户的偏见和严苛。
至于一些“不可抗力”,市场是广阔的,除了加州还有其他州,除了美国还有更多市场。
通过此次事件,相信也让更多人明白“得标准者,得天下”的道理,我们也希望中国制造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尽早成为标准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