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仲恺高新区全球在线招商推介会嘉宾互动答疑纪实

大风号 中字

3月31日下午,由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办,惠州市工信局、惠州市商务局、惠州市贸促会指导,OFweek维科网承办的“2020仲恺高新区全球在线招商推介会暨智能制造高层在线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2020仲恺高新区全球在线招商推介会暨智能制造高层在线论坛圆满落幕

图片来源:仲恺高新区

推介会的后半程为嘉宾对话,下面我们来看看现场都发表了哪些精彩言论。

2020仲恺高新区全球在线招商推介会嘉宾互动答疑纪实

主持人:在暨南大学机器人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柳宁

柳宁:今天的演讲部分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进入互动对话环节,现在有请此环节的嘉宾邓总、雷总、王总再次出镜。

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鹏

节卡机器人华南分公司总经理雷张辉

TCL格创东智CTO 智能制造首席顾问王锦博士

柳宁:刚才雷总代表节卡机器人从协作机器人的角度介绍了公司的产品以及方案的解决方案,邓总主要从软件控制角度介绍了配天机器人行业的解决方案,非常精彩。王总主要是从智能制造和制造业转型这个角度谈到了工业互联网,谈到了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

会议主办方给我们准备了三个议题:

柳宁:我们都是技术专家,我们从技术角度可以看一下仲恺高新区主要在3C电子、在现实、在汽车电子等等,在现代制造业布局、格局非常大,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我们的生存空间,各位专家老总你们有没有技术成果在仲恺落地发展的意向和想法我们都可以做一个讨论。首先请雷总,就这四个问题谈一下你的想法。

2020仲恺高新区全球在线招商推介会嘉宾互动答疑纪实

雷张辉:第一个问题,虽然疫情发生了,但是节卡在疫情期间我们也是快速的去响应,像我们在疫情期间每天都会对员工出行进行统计,节卡在第一批复工企业里面,疫情对人体的免疫力也是对企业免疫力的考验,在节卡在疫情期间我们也推出了测温机器人,因为我们有技术储备和针对疫情我们做过一些快速的反应。另外,我们在医疗行业的一些合作伙伴,像我们在疫情期间也推出了针对人体降温的一个按摩机器人,也是我们在医疗行业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推出,我们在快速的做一些疫情期间的技术储备和后期的发展。在疫情期间对我们是一个好的事情,检验了我们长期以来的技术储备、布局和组织的效果。

产业链我们也是需要,我们现在很多产业链在疫情期间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国内国外疫情都比较严重,但是国内比较好,所以产业链我们也是需要有多元化的,有些地方我们可以做一些,国内、国外的都需要有。

第二个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复工难的问题,也有很多企业对智能制造有迫切的需求,之前没有这方面需求的也希望这个时候提出一些我们去做一些体验,这个疫情也是一个催化剂,之前他们把一些智能制造的后面才会想到的他们都会提前加速了多行业的发展,智能制造也是其中之一。疫情期间的业务,我们节卡在疫情期间我们现在的业务也是突增的,对我们的生产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最近我们也是在机器人的生产上,不管是从机器人前端的注塑件,到后端的生产组装,都开始实现了生产机器人,以针对于我们以后的生产没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个问题,关于智能制造市场经济的走势,国内疫情比国外稍微好一些,所以我们现在经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回落,但是看长期,国内疫情控制比较好,我们对国内的经济走势比较看好,作为企业来说我们有信心、有准备做好市场。

第四个问题,我们现在在仲恺的合作项目,在仲恺有很多企业我们也有合作,仲恺我们跟那边有跟自动化的德新、跟德赛电池,针对一些企业都做了一些合作,具体落户仲恺的这个事情后面再考虑。合作企业比较多,像TCL最近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也有一些合作方面的可以合作一下。

柳宁:我们知道雷总节卡是源于上海交大,邓总这边可能是源于清华,都是国内顶尖的研究单位、高校,人才济济,你谈一下,技术创新生态方面,我们和产业园区的关联关系,针对上面的四个问题请您回答一下。

2020仲恺高新区全球在线招商推介会嘉宾互动答疑纪实

邓鹏:前三个问题我觉得可能稍微有点关联,主要几个关键词:疫情、智能制造的生产企业、产业链和经济相关的东西,这几个其实是互相有一点关联的,并不能完全脱离开来。

我觉得从大的环境来讲,刚刚雷总也讲了,国内的疫情现在控制反而比国外控制的好得多,这个会导致中国的经济,比如一些外贸企业的倒闭,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有很大的下滑,现在中国也会推出一些新的东西,根据这个东西从需求来讲我们可能有一些直观的判断。

第一个,可能跟医药、卫生、防疫相关的产业在疫情之后可能会有一个需求上的反弹,就是这个其实已经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东西。

第二个,这个疫情之后或者中国现在正在说的一件事情就是新基建,所谓新基建可能就是5G一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新的增加,比如5G相关的产业可能会有大的东西。从需求端来讲,从行业结构来讲,可能就是刚刚讲的医药、卫生、防疫,包括新基建所导致的相关的行业,可能会有需求上的爆发,在其他的行业上,比如汽车包括汽车零配件方面可能会有需求量的下降,从行业的结构上这个感觉。另外,从时间维度来讲,近期需求肯定会有下降,这个大家都能看得到,长期来讲,对于中国国内的制造还是会有稳中向好的局势,我对需求基本是这样的看法。

从企业大小的维度来看,我觉得小企业近期需求可能会减少,因为现在这个现金流会非常不好,所以小企业的需求我估计会有一个下降,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恢复起来会比较慢,对于一些大的企业来讲。可能它的状态反而会好一些,它可能会看到了疫情对于能源的影响。比如现在企业的复工往往有这么几个难点,第一个是人员难以到位,第二个可能就是供应链的不完整,反而大的企业对于这个的解决办法可能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增加智能制造的分量,原来比如用人多,我们现在用人更少一些,包括供应链的,刚刚的工业互联网,我们可能把供应链用其他的工业互联网,用ERP或者其他供应链管理体系把它管理起来。所以我觉得需求中长期来讲可能更集中在大的企业需求上,中小企业可能今后对智能制造需求也会有,但是恢复的会更加缓慢一些。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现在自己的想法就是,我们自己同样可以认为是一个生产企业,我们的产业链也受到影响,我们的人员到位也受到影响,现在我们复工的情况是,我们基本上已经做到复工95%以上了,我们的订单,我看了一下,1—3月份订单,可能我们累计起来比去年基本上持平的,产品可以持平的。从工业上来讲,我刚才在PPT上也讲了,我们基本上自主化的程度非常非常高,其实这个给中国的科技企业也提了一个醒,就是产业链还是核心的东西,包括产业链关键的东西,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样将来你受制于人甚至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可能性会比较小。

仲恺那方面,跟雷总有类似,仲恺方面也有些企业也是多少客户,有很多客户在仲恺高新区。

关于技术创新,我自己的想法,还是要以需求作为引导,如果没有需求的,其实单纯的去做技术上的开发,因为企业来讲毕竟不是一个科研机构,可能还是要追求生存下去,追求生存就要以需求作为引导,当然前期各种生态,我看刚才仲恺工业区的各位领导也都也都非常好,包括风投,包括政府服务,包括优惠政策,都是非常棒的,今后我们可能也会有考虑,实际上到现在,今年受到疫情的应可能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柳宁:谢谢邓总,很精彩,很全面。很欣慰的看到我们自己的机器人他们的产业链基本上都在国外,基本上不受疫情太大的影响,这个是不容易做到的。当然也可以看到,中国的智能制造从过去逐步逐步到今天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上下游上面慢慢慢慢掌握主动权,这是非常难的事情。

下面有请王锦博士介绍一下您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

2020仲恺高新区全球在线招商推介会嘉宾互动答疑纪实

王锦:谈到看法,我首先感慨一下,我们老祖宗对中国文字的解释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通过这次疫情使中国的很多企业明白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越是智能化的企业越能够快速的适应这个市场的变化,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一点。第二点,每个企业的体制决定了他对这个疫情的适应程度,跟人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对很多企业而言,“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很过企业疫情发展之后要苦练内功,从我们做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来看,我们今年一季度带来的项目机会明显比去年一季度要多很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季度中国有一个春节,一季度业绩都不是很好,无论是外企该是国企。今年看到不一样的一点,一季度的时候得到了大量的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需求,原因非常简单,前面汤局说了一句话“让数据多跑路,人少跑路”,这代表着智能根本的标志。什么叫智能?智能就是广泛互联下的数据驱动的智能,因此对制造业而言,今年凡是做制造业相关的企业,我个人认为都有非常大的发展机遇。

今年早上我查了一下3月份的PMI,今年的3月份PMI达到了52%,PMI是中国制作业的枯荣线,大于50%代表制造业在朝上走,小于50%代表着制造业在萎缩,看的很清楚。经过这次疫情之后,中国的制造业PMI已经高达52%,代表着中国的制造业处于明显的复苏状态。同时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有一个热点图,可以清晰的看到2月份之后中国各个地区的企业逐渐热了起来。

企业免疫力核心一点我觉得就是智能性,一个企业越智能越能够积极的响应市场的变化。对我们而言,我举个例子,在这次疫情冲击情况下,因为我们格创东智是服务于TCL集团下企业的高科技企业,我们快速的推出了防疫复工的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本身就是依赖于我们做的工业互联网,因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就是万物互联,将所有的工业生产要素互联在一起,复工的要素无非就是人要复工、系统要复工、数据要复工、设备要复工,而复工的这四大类要素都是通过工业互联网互联在一起的,又基于我们本身的移动平台,我们会发现,没有必要让人去跑到设备面前、跑到车间去做一些什么事情,让数据多跑路、让移动多跑路,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对人的复工的压力明显的就减弱了。

所以,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就是,在目前这种疫情的情况下,会给所有中国企业一个强烈的警钟效应,告诉他们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道路,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经济走势来分析,我个人也不是非常悲观。尽管可以看到目前全球的疫情影响,包括对下半年秋季的疫情重新爆发的这样一个估算,疫情会对整个地球全球化的经济形势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我认为这个冲击和影响是有它的阶段性特点的,包括疫苗在内,包括严格的疫情管控,我相信今年的经济形势会经过一段比较艰苦的路径,但是下半年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因为这次疫情,中国也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举个例子,快速设计、生产口罩机,很多人看来,不懂的人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通过这个手段大家可以很清楚,中国无论从原材料、到自动化设备、到产供销一条龙的供应链管理,都能够做到对全球性的市场做快速的响应,这代表中国核心的智能制造能力确实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相信这次的疫情会给中国更多的企业敲响警钟,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道路,是他们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得几乎是唯一的一条必由之路。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个人反倒是看好今年中国尤其是走智能制造道路的高精尖企业未来的市场场景,任何一次危机、任何一次变化淘汰掉的都是那些不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环境变化的企业,中国正好处于换档升级的阶段,我们需要一方面摆脱对中低端制造业的依赖,同时我们要看准我们“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核心目标,迅速的向山顶去攀爬,能够站在世界智能制造之顶。我个人的整体判断,这次疫情对中国智能制造市场是非常好的一次机遇。

关于是不是在仲恺地区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就不需要去回答了。

谢谢各位老师,谢谢各位专家!

柳宁:因为现代制造业形态不断在发展变化、在融合,我们可以看到,可能投资方是在香港、是在北京,技术可能是在清华、可能在上海交大,可是制造基地也可能在仲恺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大的布局,我所了解的珠三角的情况,比如有很多香港的企业,疫情期间,因为边境的管理他们在香港是过不来的,但是工厂要运转,我就想请问一下王博士,这种情况下工业互联网技术能不能支撑或者说怎样支撑这样一种模式?

王锦:工业互联网我们说了,是工业互联设备的一张网,这样一张大网,采用的是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技术方式来解决工业问题的一张大网。工业互联网使我们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手段能够看到企业生产的状况、企业设备的运维状况,跟企业各个系统之间做高速的互动。我们说智能的本身是由交互产生的,是交互产生智能的,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了所有的要素之后,这些工业要素之间不断高速的沟通和交流,而这个交流是跨地域的、跨时间的,因为我们在地域上和时间、空间的成本几乎等于零了,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非常大的后果,就会急剧的提高整体的智能制造的水平。这就是工业互联网作为矢能技术和赋能技术的核心所在。

以这次疫情为核心谈一下工业互联网作为中国智能制造核心解决方案的优势。

随便举个例子,设备的巡检,尽管像TCL集团下有全自动化的“黑灯工厂”,但是这些设备参数的调整、设备状态的运维、状态的获取,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完成,以前会在车间里去巡视,当出现问题人要到车间调试这些设备、去调参,目前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系统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安全的连到企业内网,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数据搜集一线的数据、分析一线的数据、并对一线产生一定的反馈。企业未来可以把他的数据、人员、系统做完全的解耦,通过工业互联网互联在一起,解耦之后各个层面都可以灵活的去发展,没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我们看到,能量、物质为代表的设备等这类东西,材料,是没办法移动的,在其他地方在空档时间上进行移动,但是我们其他的像数据系统、信息是可以跨时空去互联的。当数据跑路,人就不需要太多的跑路了。如果发生了太大的疫情,比如今天我在家里面就可以通过网络跟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我同样可以通过网络看到企业的生产状况、看到企业数据的情况,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的数据做相关的分析,对一线的生产提出反馈。

所以我个人认为,有了工业互联网、有了相关的这种工业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完全解决人类的干预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让智能多做事,让人作为监控者、训练者和旁观者,这时候就会极大的发挥整个生产能力,改变生产的面貌,提高整体的生产水准。

我们非常坚定的想走一条道路,就是这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道路。目前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巨量投资,希望工业应用平台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

柳宁:再问一下雷总。我们知道协作机器人是继工业机器人后面新一代机器人,主要有安全这些问题,里面一个核心技术就是力的感知,请问雷总你们的力感知传感器是自有技术还是引进第三方的,能不能介绍一下?

雷张辉:我们的力感知技术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我们是通过一个关节,通过整体的机器人的每一个关节相互去协作、去计算,通过我们的核心算法。

刚刚的PPT六大算法里面就有这样一个算法,如果只是每个传感器力的感知只能说哪个关节上力的感知,每个关节上力的大小也是不一样,如果只是感应某一个关节,第一个关节、最后一个关节力的大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从上往下整机的算法,我们通过这个算法在末端和前端感知的力大小,同样相同的力都会停止,我们是通过这样一个算法来去做好这样一个事情。

柳宁:邓总,我们主要是搞软件的,核心技术全是我们自己的,你从配天机器人这个公司的角度来看,你的上下游主要是哪些,你觉得谁对你是“卡脖子”的问题?

邓鹏:先说一下我们的下游,我们下游其实现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了,包括3C,包括汽车零配件,包括面板,都有我们的机器人在用,包括食品医药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大量在用了,所以我们整个下游应用的行业还是非常非常多的。从上游来讲,刚才讲到几个关键的部件,所谓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一个是减速机、一个是控制系统、还有一个系统,现在基本上除了减速机之外,我们全部是做到自主的设计、生产、自己使用,甚至我们有的系统还在对外进行销售。从上游角度来讲,我们“卡脖子”的可能还是处于减速机,如果说国外停止对我们进行供货的话,当然我们现在也在做国产替代的一些准备,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另外一个“卡脖子”的,我想可能是芯片一级的,比如控制系统,包括芯片、包括IGBT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还是国产很难做到有效的供应商选择。我们也在响应国家自主可控的要求,我们甚至在评估用国产的一些核心芯片,包括国产的一些操作系统,来替代我们现有的一些“卡脖子”的东西,如果真正说“卡脖子”的话,现在我认为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在芯片这个层面上。

柳宁:现在在制造业里面可能基础的东西我们都解决的差不多了,但是真是到了芯片、到了操作系统这些软件,可能确确实实是一个大的问题。

谢谢各位嘉宾和网友的参与。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研讨会就到这里结束。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请我们的嘉宾们将EMAIL留下来,听众可以线下直接进行互动。会议页面将在5分钟后关闭,再次谢谢大家。期待下次与大家的精彩互动!再见!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