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中国全民抗疫之际,一度诈捐的美国再次发难了,这次不是华为,而是将枪口瞄准了中国的大飞机制造——被万亿市场规模民用航空寄予厚望的C919大飞机。
近日外媒报道,美国正在讨论禁止通用电气向商飞提供LEAP-1C发动机,理由美国“安全”顾虑:中国取得这款先进的发动机后将进行仿制,从而影响美国发动机销售!
实际上,商飞已经为C919至少采购了12台发动机,并为后续的生产制造向供应商GFM(美国GE与法国赛峰合资公司)提供了至少数百台的巨额订单,并无意自己研发制造,美国政府的担忧显得非常无理取闹。
飞机发动机:不是谁都可以造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上的皇冠明珠,全世界只有GE、罗罗(罗尔斯罗伊斯)、惠普三家公司有实力研发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其中除了罗罗是英国企业外,另外两家均是美国企业。
图片来源:罗罗宣传片
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到底有多难?寿命期内,每一个发动机要飞行将近8045万公里,在罗罗工作了40多年的工程师这样说:“它(航空发动机)是一件真正的精密工程学产品,每台发动机由多达3-4万个组件制成,每一个零件都是手工组装,如果一颗螺丝没安装好,飞机就要坠毁。”
流水线规模化作业下,罗罗航空发动机从投产配套元件组装第一个内部模块开始,到引擎交付用户需要20天时间。
航空发动机的所有组件中,最难制造的是风扇叶,有着轻薄、强度高、耐高温等变态的性能要求,是明珠中的明珠。
风扇叶片需要为发动机提供75%的推力,当它全速运行时,每秒能喷出1.2吨空气,叶片上的离心负载也将达到90吨,相当于在每片扇叶片上叠加13辆双层公交车,这样的叶片,其价值与一辆小汽车相当。
正因为风扇叶片的重要性,其材料、工艺、设计等都是各家风扇叶公司的法宝,不会轻易向外人展示。
正因为发动机的变态级性能要求,长期为欧美国家所垄断,堪称国产C919的喉舌。
C919产业链:自主设计,全球拼装
那么,除了核心的发动机,C919的国产化程度又是如何呢?
盘点C919供应链发现,主体部件中仅机身外壳为中国本土供应商沈飞、成飞、西飞提供,主要供应机头、中机身、副翼、襟翼、外翼合段等机身硬件。
图片来源:新浪
而其他核心部件清一色为欧美公司或合资公司所提供,其中美国公司又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如Hamilton Sundstrand的发电和配电系统、汉威航空的启动发电机、Parker Aerospace的油料相关系统等,清一色为美国公司产品。
为此,有网友戏称,中国只为C919研发了个铝壳。
实际上,C919在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等领域完全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往小了说,该国产飞机恰如苹果手机一样,自主设计后,全球寻求器件组装生产,即C919客机的研制基于博众所长的全球化思维,好处是可以最大利益化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而坏处则是,任何一个关键环节掉链子,都会让C919难以翱翔。
图片来源:凯迪
掉头不易,C919别无选择
也许有人说,美国如果限制LEAP-1C航空发动机出口中国,那还可以选择罗罗的发动机。
事实是,任何一款发动机都是经过专门设计适配的,且不说更换发动机需要重新花费数年时间进行设计、调试;另外,C919来自全球的100多万个零组件中,三大核心部件均来自美国,除了航空发动机外,航空电子设备、以及飞控系统这两个核心大件也掌握在美国手里。
更何况C919采用了全球上百万的零部件,很难为每一个零部件提供备选方案,除非C919推倒重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中国完全建立起支撑大飞机的工业体系之前,即便推倒重来也不现实,因为美国的蛮横,除了自身断供外,其还会通过各种手段施压盟友断供,如中芯国际向荷兰ASML公司采购的即将交货的EUV光刻机,在美国一顿操作下已经取消了订单。
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的态度,决定着C919的生死存亡。
其实,被美国一直压制的大客机不止C919,还有日本的MRJ支线客机以及俄罗斯的MS21大客机。前者在美国进行验证和试飞,被美国各种刁难,目前存在停产风险;后者则是在复合材料、发动机和其他重要子项目上被欧美孤立,虽然目前已经成功试飞第二架客机,但要实现量产,可能需要向中国寻求碳纤维支持。
作为全球最强的两大航空、航天大国之一,俄罗斯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正在民航领域起步的中国。
一意孤行,美政府伤人伤己
相较其他产业,中国的大飞机制造业最为薄弱,一旦美国制裁,C919也许会像其前辈一样停留在样机上。
因此美国欲停止航空发动机出口的消息一出,即引得国内外媒体一片哗然。
但受伤害的远不止中国,还有美国的供应链公司。
波音公司自737MAX客机因设计缺陷停飞以来,早就陷入了停产的循环里,复飞之日遥遥无期,作为供应商,难以指望波音能在短期内恢复采购,也亟需向外界寻求更多的市场,C919的快速推进,为众多美国民航飞机供应链公司带来了很大期望。
不过,若美国政府取消出口令,GE、惠普等公司则只能将产品烂在仓库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