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亿若能换取格力自由,后褚时健、李经纬时代将拉开序幕

OFweek工控网 中字

健力宝,曾经的中国饮料之王,在一片唏嘘中逐渐没落,至今几乎无人知晓;一代烟王褚时健,也被变成农民后,才得以体面离开我们……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背后的原因其实都脱不开国企改制的问题。

格力电器是我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空调品牌,是智能制造领域“掌握核心科技”的代表,但这些年来,关于格力与珠海国资委之间的分歧从未停止。近日,格力却因一件事引出国企改革的话题。

12月2日晚间,格力电器控股股东格力集团与珠海高瓴资本控制的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正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后者以近417亿元的价格获得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15%股权。协议达成后,珠海明骏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而格力集团将以3.22%的股权退居第四大股东。

没有控制权的大股东

此次股权变更之后,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之间非但没有形成绝对的控股比例,甚至它们之间的股权占比仅相差3.08%,股权变得愈加分散。不仅如此,明骏投资虽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却没有转让前格力集团般第一大股东的权利,虽然可以提名3个董事会名额,但也与目前格力电器9个董事成员的名额相差较大,无法形成有效话语权。

更值得令人深思的是,珠海明骏还向格力电器管理层发出合作邀请,大有主动放权之意。

股权转让前,格力电子的管理实体为董明珠控股95.2%的珠海格臻;股权转让后,根据双方约定,珠海明骏管理收益的41%归珠海格臻及格力电器管理层享有。此外,珠海明骏还允许格力电器管理层参股约24亿元,且不收取管理费等费用。

如此一来,股权变更后格力电器没有了法律事实上的控制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管理层将成为其实际意义上的管理方,无限接近于董明珠提出的“变成一个真正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的公司。”

变革背后,是市场竞争在倒逼

股权转让后,多家证券公司维持或上调格力电器评级,目前不少证券公司给出的目标价为70-79元,较当前价格有20%以上的上升空间。从市场反应看,资本看好格力电器本次股权转让对格力带来的变革。

格力已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空调高端品牌第一位,是我国高端空调制造领域的一张名片。但相较美的、海尔等品牌,格力的产品线显得颇为单一,虽然近年不断扩张智能装备、生活电器等丰富产品线,但空调主业的营收占比仍居高位,2018年高达78.58%,存在较大的产业布局风险。

尤其是近年美的、奥克斯、海尔等国产品牌加大了空调领域的投入力度,给格力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2018年,格力以37.6%的市场份额位列线下市场第一位,但线上市场份额仅为17%,远低于奥克斯的28.57%。

进入2019年,格力线上的销量非但没有增长,一季度还同比下跌了11.6%;相反,奥克斯则同比增长56%。加上美的、海尔的围剿,格力空调的龙头地位受到了巨大挑战。今年年中,甚至出现了格力与奥克斯赤膊上阵互掐的景象,《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一文显示了格力的无奈与竭斯底里,这是竞争力越来越贫乏的体现;不过,赤膊上阵之后,格力电器终有所获,此番肌肉秀证明了空调一哥的胳膊确实要粗些。

面对竞争对手的合围,以及近年在整体格局中的不利地位,格力一直寻求新的突围方式,其中摆脱“爸爸”格力集团限制,换取自由身来拼搏市场也是其重要的策略之一,为此努力寻求管理层收购(MBO)、股权置换之渠道。

父子之争,格力“自由”来之不易

但格力的自由之路并不容易,长久以来,格力电器的控股股东为格力集团(原名珠海特区经济发展总公司),旗下除了格力电器外,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企业,相反,还严重依赖于格力电器才实现了账面“盈利”局面,因此,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需求非常强烈。

可这父子两一直以来都是纠纷不断,仅因“格力”两字就互掐了好几次,由于父凭子贵,格力电器几度影响了格力集团总裁的任选,也加剧了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矛盾。

为此,早在朱洪江时代,格力电器就尝试过去格力集团化,朱洪江也曾因此陷入侵吞国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舆论漩涡中来。

直到2006年,朱洪江执掌格力集团,双方关系短暂缓和,格力电器的“全流通股改”也才得以顺利进行。但随着朱洪江于2012年退休,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隔阂再次被提起,一度上演大股东格力集团代表被拒于股东大会门外的戏码。

幸好,格力电器掌门人始终不放弃,经年坚持终迎曙光。

前车之鉴:褚时健、李经纬曾受困于此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如此好的运气,曾经的“魔水”健力宝就是其中之一,这家靠掌门人李经纬一人之力撑起来的乡企,曾经也是中国饮料市场的一哥,但在成长壮大之后,同样面临着此前格力的困局,就连企业搬迁的权利都没有,管理团队提出的MBO方案直接被三水市政府否决,最终以掌门人李经纬被捕入狱、健力宝快速跌落神坛而告终,李经纬最终也穿着囚服含恨离世。究其原因,正是改制困局、管理混乱常年得不到解决,而掌门人急于求成,终于触网自缚。

无独有偶,带领红塔山集团成为中国香烟一哥的褚时健也在企业壮大后,面临着同样的困局,最终在71岁高龄以经济问题被判处无期徒刑,业内人士评论认为,褚时健“在不恰当的时机,拿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钱(174万美元)”。

因体制问题被困的企业家又何止李经纬、褚时健?

格力今日获得自由,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也绝非董明珠个人之力,而是众多李经纬们、褚时健们在前面铺好了路,格力电器在恰当的时机,走对了路,做对了事情而已。

截至12月4日,董明珠个人身价直逼90亿元,与家电一哥美的掌门人相当。有分析认为,董明珠也因此每年将获得2亿元的分红,远远高于当年褚时健的174万美元。

大势所趋:体制改革终拉开新序幕

格力的自由,宣告着这家曾经的国企,真正转变为民企;国企的改革终以阖家欢喜的形式拉开序幕。

本次股权转让,珠海国资委获得了400多亿元,拥有先进资本经验的高瓴资本得以入主格力,格力电器管理层也终于甩掉头上的紧箍咒获得了自由。最为重要的是,入主东宫的高瓴资本仅是形象派,并无实权,格力电器的掌舵者乃是原来的管理层,格力未来航行的方向将由他们来掌舵。

在国家多年尝试摸索、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国企改制的背景下,作为曾经的控股方,无论是珠海市政府还是珠海国资委,都是此次放权的定音者,他们的勇气,不仅仅是对格力一家,更是对珠海的所有企业,寄望于通过制度改变,重新焕发特区应有的魄力。

因此,有人认为,格力的自由,其实是珠海市“二次创业”开端。

弥留问题:资本这么温和不正常

我们在祝福格力电器赢得自由的同时,也不禁发问:高瓴资本似乎在做活雷锋!因为此次收购股权的400多亿元,有将近一半的钱来自借贷。

作为凶猛的资本,只有利益才能吸引他们目光,此次活雷锋似的温和,让人十分惊诧:高额举债收购股权,还要将利益与格力电器管理层共享,即使待股价上涨后抛售离岸,所获取的利益是很难满足资本的胃口。

那么,资本为什么舍身取义?也许格力自由背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