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机器人企业如何在肥沃的创业土壤中成功突围?

亿欧网 刘培超/习志平/肖然/林恩峰 中字

8月22日,由北京市政府、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亿欧公司主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大湾区机器人生态协同发展论坛”在北京市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在论坛的圆桌环节,众嘉宾围绕“湾区土壤与机器人产业共融思考”的主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本次圆桌论坛的主持人为亿欧新制造频道组长余欣婷,参与本次圆桌讨论的有越疆科技CEO刘培超、潜行创新联合创始人习志平、德联资本合伙人肖然和合创资本副总裁林恩峰。

大湾区有哪些特色或者是利好助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刘培超:我是2014年从中科院辞职,然后创立了越疆科技。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对大湾区有一个亲身的感觉。除了得天独厚的产业集群外,大湾区有近三十年的积累,也有创新的基因。我认为创新的基因是大湾区最核心的优势。整个中国工业制造技术经历了三个过程,从模仿到创新,再到探索。创新一般在于应用创新,现在像华为等很多企业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探索的过程。

在创新的角度,我感觉现在在机器人领域在大湾区的定位已经完成了原始底层技术的积累,而且在整个应用场景创新、人才的创新。毕竟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的创新离不开人才创新的支持。机器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产品,不是单一的结构就能组成。我认为三十年积累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基因是大湾区在未来机器人行业飞跃的必要基础。

企业在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得到过特别实在的帮助?

刘培超:越疆创业的时候只有五个小伙伴,现在有三百多人。我们认为产品要解决三个痛点,一个是操作要很快的上手,第二个是成本,第三个是部署。原来我在中科院一直想创业,当时我加工一些东西的时候,发现都要发到深圳去再发回来,所以我干脆直接去深圳创业。除了缩短研发周期之外,深圳政府还给了很多产业政策,也自然而然能拿到政府补助。更大的因素是创新性人才的聚集,我们从五个人到三百个人都是从深圳大湾区当地聚集起来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受益点。

习志平:潜行创新是2016年创建的,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人才,第二个是时间。大湾区这边的人才创新活力比较足,很容易找到符合价值观、符合需求的人才。从时间来说,大湾区供应链的体系之下有一些新的需求。比如实现想法的时候,不用从北京发到深圳,再发到东莞,最后再发回来,时间上不用等。时间窗口对我们很重要,往往决定了下一个命运路口在哪里。时间给了你,企业就能好好的往下走。

从资方的角度出发可能是为企业提供帮助,请谈谈我们在建设大湾区机器人生态当中做了哪些工作?

肖然:我们是设在北京的机构,到深圳都是出差去的。我想谈谈从外部视角看到的大湾区发展。如果以我的视角讲今天的大湾区,它是大约覆盖了九个城市的规模。除了很多创业者和企业在深圳,还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在需求端。因为其他地方一定存在发展不均匀的情况,我相信会有一个点到面辐射的过程。在这个辐射的过程中,加上整个大湾区优秀的土壤、环境,会给整个机器人产业带来特别大的发展机会。从资方的角度肯定是在这个过程中助力企业的。

林恩峰:合创资本在深圳。深圳有一个好的市场土壤。因为市场需求是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不管是创业还是经营企业,都需要这种需求。深圳基本上是世界电子制造之都,它有市场的土壤,也造就了许多的需求,尤其是创新的需求、对质量要求的需求、对交付周期的需求等等。这些需求触动了自动化制造过程中的落地,是非常好的机会。

第二个在以深圳为基础的大湾区,有比较好的上下游供应链资源。成熟的供应链能推动创新公司能够快速迭代产品,快速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三个层面,因为深圳是全世界的制造之都,所以积累了比较好的懂工艺、懂产品、懂集成、懂声光电相关技术的人才资源池。创业公司很容易获取到这些好的工程师、好的团队,实现企业的发展。

第四个在资本层面。因为和北京企业相比,深圳企业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很务实、很接地气。生意就是谈生意,整个效率非常高。早期的创业公司说白了就是拼速度,这种环境有利于促进创业公司的发展。资本在这里更愿意跟他们嫁接,通过他们的团队去实现并创造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资源的创业机会。这样初创企业的成功概率就变大了,也往往是资本愿意追逐的对象。

现在这个阶段有必要探讨机器替人的话题吗?

刘培超:我们每天都是在思考的状态当中,比如可以从工业和服务业来探讨机器替人。工业已经到了机器换人、取代人的一个时间点。在1998年中国工业GDP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到了2018年底整个中国工业GDP产值是美国+德国的总和。这个时间点是全球工业和制造业的转移,之前先是在台湾,到日本,再到了中国。现在向外转移遇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就是再往外转不太可能了——转非洲不可能,转东南亚成为一个潮流。就算深圳大湾区的企业把生产转到了东南亚,东南亚也需要五到十年过渡的阶段,因为它们现在基础水平还是比较差。中国要想抓住这一波机遇,在制造业阶段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加工成本要降低、加工质量要提升,这样就需要用机器来替换人。我认为,我们抓住世界经济落地成长的最后机会,就是在机器换人的环节。在工业,提供更有效低成本的工具是必然要走的路线。

服务业和很多领域也是需要很多机器人的,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服务业不是特别紧迫。因为成本太高了,机器人无非围绕着视觉、语音、判断做功课,现在的样机也不错。但是真正普及到消费端,降低成本还是非常有难度。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因此是重要但不是紧急的事情。

习志平:在我看来,主要是应用场景问题,它们在工业制造中很重要。还有一些人类比较难做的,比如像手术难做到的操作,就需要用机器人来做高精尖的工作。

肖然:刚才两位产业里的CEO都分享了无论是场景、工业、消费去看待“机器换人”,大的场景没有分歧。从具体的问题来看,对于工业机器人是不是可以代替人工,大家都会有清晰的认识。

我们看问题相对更宏观一点,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年份。大家争论机器替代人的第一个拐点是2012年,当时中国劳动力增速上出现了下行,所以从那时起我们一直在讲机器替人。从经济上的角度来说,没有明确地算过机器人能够迅速替代人。

第二个年份是2025年,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生育率推算,2025年有可能是我们劳动力真正的拐点,劳动力不是增速下行而是真正出现了下行。从那个时间开始有可能是我们机器人产业的爆发点。

从我们的客户角度来说,一定是从现在就要抓紧去开始做应对。到2025年遇到拐点的时候,下游再反应也来不及。六年并不是很长的周期,对于机器人公司来说,无非是在现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符合客户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机器人公司必须夯实的东西,从而才能把握好真正拐点的到来。

林恩峰:机器人这个概念还是比较大的,结合今天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定义的更清晰一点。第二个要解决的在工业领域机器人的场景问题。现在机器替人的需求不仅仅是人贵了或者是人难招了,而是在整个工业场景对检测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还有装配环节,整个工厂60%的工人基本上都在装配线上,当前比较难招或者因为现在产品的复杂度增加了,而且对一些工艺的要求在增加,人手工解决不了,只有用机器替代人。装配环节,目前完全做自动化的产业线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们有的是柔性的东西,很难完全用机械或者是机械臂的方式解决。比较好的机器替人是基于某个工艺的环节进行的替代。这个是创业公司早期比较容易切入的、比较容易替代人的地方。

还有一个环节是物流自动化环节和包装环节,也是慢慢的会发生机器替人。物流的传统方式是需要工人抬搬货物。用物流AGV或者系统去实现就是很好的替代方案。作为资本方,我们的观点是:首先要有一个明确封闭的落地场景,或者基于某种工艺完整的自动化流程。我们希望落地这样的项目,因为它们往往是变现比较快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往自动化线整线或者工业互联网方向发展,整个商业路径可能会更成熟一些。

有没有投资过一些机器人或者是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关注这些赛道的时候,会看重这些企业或者是创始人的哪些特质?

林恩峰:我比较喜欢一个封闭场景完整工艺流程的自动化业务。我们在这几年投了几个场景。比如刚才提到物流环节有两场景,一是在仓储环节,如快仓机器人。第二个是在产线间环节,如斯坦德机器人,两个环节技术实现方式有点不一样。但都是工业生产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我们把这两个场景的物流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都投了。第二个是在检验检测装配环节,我们投了一个提供高精度点胶工艺的完整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公司铭赛科技。国内在3C领域,特别是在手机包括智能硬件上游产业,供应链基本上都用他们的自动设备。这几年也验证了我们的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投资逻辑。基于封闭场景,一个完整的工艺会让产品成熟度更快,落地、可复制性也更强。

肖然:我们投的机器人公司还蛮多的。从大的角度来说,2B和服务都有。工业形态相对多一些,有AGV、机械臂,最近偏向于智能工业机器人,因为这个细分赛道相对火一点。我们机构本身偏重于技术,因为机器人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从技术端来说,挑一些技术门槛比较高、同行业技术比较扎实的公司去投。

对机器人公司发展来说,我想分享一个最核心的点,就是机器人公司一定要扎根到自己所熟悉的场景里面。我们看了很多机器人公司,他们拿出来都是一个小样。真正放到客户现场并且能持续稳定地为客户服务才是最高的要求。

假如我们做早期投资,目前还没有客户,就比较考验投资人看团队和看技术的核心能力。这也是给一些创业公司的建议:不要追求小样上的华丽,真正为客户服务才是一个公司生存策略的王道。

从机器人企业本身来说,做产品研发过程当中目前为止还面临着哪些核心挑战?

习志平:从核心技术来看,赛道是不一样的。像水下机器人很依赖材料,因为下水深度跟材料是密切相关的。第二个是水下的定位,整个全球都没有好的方案。第三个是水下的通讯。通讯本身如果只是控制,做一些自主的、没有交互性的东西问题不大,但是想跟人之间有比较丰富的交互是不行的。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环境里面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政策。深圳有自己的城市定位,所以有很大的助力。

刘培超:从我们这个领域来说,很大的挑战在于机器人是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集群。面临不同市场需求的时候,我们是做一个通用型产品满足所有的场景,还是根据不同的场景去做一个不同的产品更适合这个场景,让它的成本、应用性更符合这个领域?这个时候面临的挑战是对整个技术面的调整。越疆做的机械臂虽然都长的差不多,但是细分下来有很多的技术面——有不同的驱动方案、有各种通信。这个时候就要判断整个市场的情况,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决策对了,上游投入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产品有好的市场,很快就可以为公司赢得很大的竞争力。如果决策错了,前面的投入就白投了。在创新的角度,最大的挑战跟代价是付出的时间、资金以及整个市场的机会。

大胆预测一下未来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大湾区机器人产业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发展状态?

林恩峰:大湾区比较好的还是市场环境土壤。未来至少在中国市场,大湾区机器人企业会跑在整个行业的前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是这样的。从投资来说,像大湾区市场是很好的猎场,想寻找好的团队、好的项目有很多的机会,也希望跟大家有更多的合作。

肖然:以十年周期来看,大湾区的土壤是很成熟的环境。制造业一定会走向全智能工厂或者是无人工厂的局面。大家可以把无人工厂拆一下,机器人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把机器人拆开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给大家赋能服务。机会是非常多的,不一定说是要机器人。因为机器人也有多种形态,机器人之外的产品也有多种形态,所以机会非常多,也期待更多的创业者出现。我们作为资方也希望跟大家进行合作。

习志平:在我们看来,首先大湾区由很多制造工厂和制造落地。现在我们很希望在工艺环节上找到供应商,未来效率上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刘培超:一到五年内,在大湾区这样的肥沃创新土壤上会诞生很多机器人公司。各种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会呈现出百家争鸣或者是丰富多彩的状态。未来再过个五到十年,这些机器人又会慢慢形成不同行业龙头的整合或垄断。可能慢慢又形成一些巨头类的公司,最后形成一到两家机器人公司的发展趋势。

企业介绍

深圳越疆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集感知交互为一体的全感知智能机械臂的研发,拥有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机器人产品及教育、工业、商业等行业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水下机器人领导企业,致力于持续为水下应用提供性能最强、体验最佳的革命性产品和解决方案。

德联资本是成立于2011年的VC机构,主要专注于从Pre-A轮到B轮的阶段,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前沿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中技术驱动型项目。

合创资本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ICT和医疗健康相关领域的早期风险投资,近两年主要聚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中早期VC投资。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