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中国新一代“造岛神器”投产 价值比肩航母

我的极刻
关注

前天上午,随着一阵高昂的汽笛声,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缓缓驶离位于江苏连云港的船厂码头,正式投产首航。自航绞吸船这个名词,小伙伴们听起来可能比较陌生,但它还有一个有趣的绰号——“造岛神器”。 

“造岛神器”,顾名思义是填海造陆、建造小岛的机器。事实上,“天鲲号”重型自航绞吸船的主要功能确实也是填海造陆。它身上的绞刀可以轻松切割水底的岩石,与水混合成泥浆,然后利用离心泵产生真空吸进水下泥浆进入泵体,最后通过输泥管将泥浆排至制定的吹填区。

“造岛神器”演示视频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近现代社会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沿海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纷纷选择填海造陆,凭空创造出阳光下的土地。其中荷兰填海造陆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 800 多年前,荷兰人就开始用挖泥船填海造陆。

荷兰最早的挖泥船由人工操作,控制一个勺子状设备人工挖泥填海。工业革命之后,离心机与蒸汽机逐渐普及,荷兰人在挖泥船船首加装了一个耙,在船尾加装了一根吸管,通过一个两叶轮式离心泵驱动挖泥斗工作,大大加强了挖泥填海的效率。不过耙吸挖泥船有个缺点,它比较适合挖掘松软的河底淤泥,遇到坚硬的岩石或者其他复杂的地质环境,就无法有效的工作。于是荷兰人又研发了绞吸式挖泥船,遇到坚硬的岩石也能轻松绞碎。

填海造陆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几千年前就有精卫填海的传说,古代人民经常采用打围堰或沉箱的方式,不断堆砌石料,创造出一片片陆地。不过围堰沉箱毕竟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效率,我国 1966 年花费了折合 4 吨黄金的高价,从荷兰引进自航耙吸船“津航浚 102 ”轮。依赖进口的自航耙吸船,确实大幅提高了填海造陆效率。可“津航浚 102 ”轮毕竟还是西方淘汰的挖泥船技术,真正先进的重型挖泥船,西方国家全都严禁出口。为此,中国唯有自主研发建造重型挖泥船,才能突破封锁,不受制于人。

前几年,在中国南海大显神威的“天鲸号”自航式绞吸船,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代表。在“天鲲号”诞生之前,“天鲸号”是亚洲最大的自航式绞吸船,每小时可挖掘 4500 立方米的海底混合物,相当于挖出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半米深的坑。凭借强大的挖掘能力,“天鲸号”配合其他挖泥船,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就在南沙群岛吹填出五座小岛。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最南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被开发利用。很多人拍摄过南沙的海景,那遗世独立的热带雨林、一望无际的碧蓝海水、翡翠色的珊瑚礁,处处呈现出一种国际风光大片的既视感。以前南沙没什么比较大的岛屿,也没有足够淡水,因此一直没法发展旅游业。

如今,重型自航式绞吸船的出现,恰好可以改变南沙群岛偏远荒凉的格局。重型自航式绞吸船可以从岛礁附近的海里吸取泥沙吹填陆地,让沧海变桑田,让南沙群岛有了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而新一代“造岛神器天鲲号”投产首航,更是让我国南海填海造陆的事业如虎添翼。“天鲲号”吨位比“天鲸号”还要大不少,吹填能力、最大挖深都是亚洲第一。有了它,南沙国际旅游岛建成指日可待。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天鲲号”对南沙群岛的价值甚至不亚于航空母舰。毕竟,面积不断扩大的南沙岛礁,可能就是下一个马尔代夫!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