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机器视觉领头羊,慧眼科技用智慧推开工业检测大门

OFweek工控网 中字

随着《中国制造2025》逐步推行、工业4.0概念深入人心,制造业以及众多科技企业已经在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上铆足了干劲。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工业企业还处于工业2.0-3.0时期,在科研与应用层面上较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所以拥有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对于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对整个国内产业升级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企业当中,有一些默默在行业内耕耘。总部位于广州的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下称慧眼科技)就是其中一支实力不容小视的主力军。慧眼科技成立于2004年,专注机器视觉检测领域已经有十五载,致力为企业提供精密检测设备及智能装备。目前,慧眼科技拥有国家专利36项,行业纵深至包装物流、电子行业、汽车新能源、面板半导体等,主要客户包括宝洁、特斯拉、华为、博世、华星光电等。

OFweek工控网在2019年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SIAF)上对慧眼科技总经理吴凯先生进行了深度采访。

深度学习赋能机器视觉检测

人工智能作为新时代科技的风口技术,让各行业对AI的重视程度,有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味。确实如此,人工智能给工业带来的进步远比你看到的还要多。在SIAF展会上,慧眼科技带来了他们自研的核心产品“AIV人工智能检测仪”。吴凯表示,AIV人工智能检测仪较传统检测仪附加了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应对行业应用的碎片化、场景复杂化、产品多样性等问题,解决了自动化行业存在多年的缺陷检测、外观分析的痛点。吴凯介绍到,在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后,检测准确率已经处于行业前列,对于准确率要求更高的行业,AIV检测仪也能应对游刃有余。至此,AIV人工智能检测仪一跃成为慧眼的亮眼标签。

力争机器视觉领头羊,慧眼科技用智慧推开工业检测大门

其实,慧眼科技AIV检测仪从研发到现在的影响力才走过一个年头,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各行业的认可。其中原因,吴凯介绍到,慧眼从发展战略上一直十分重视自主研发,由原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赖剑煌教授领衔的慧眼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基础算法研究、计算机视觉产品开发以及数据分析技术上已经沉淀了多年,在图形图像领域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力争机器视觉领头羊,慧眼科技用智慧推开工业检测大门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仅有机器视觉,吴凯说,整个行业还有许多技术和应用空白可以让很多企业入局,不过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例如,机器视觉有很强的获取信息能力,但是获取的信息量会很大,数据分析能力也有可能成为机器视觉企业的一个难点。

剑指“云”端,驱动产业升级

“除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在工业上的应用也算是一块大蛋糕了。”吴凯说,“BAT前些年已经在渠道端、零售端开始布局,在工业市场的机会也相当大。”正如吴凯所说,在整个工业4.0的发展态势下,工业物联网成为了各大企业相继入局的领域。尤其是在云计算上,亚马逊AWS、阿里云、腾讯云已经逐步入局工业4.0。作为一家不放过任何机会的科技公司,慧眼科技自然不会错过云计算这块香饽饽。

吴凯表示,慧眼科技已经在与阿里达摩院以及IBM中国研究院洽谈云计算的合作,基于慧眼科技在缺陷检测和智能装备领域积累多年的经验,结合IBM、阿里强大的云计算技术以及消费前端大数据,在客户需求定制化和生产柔性化上都能提升不少。

云计算技术有利于产业快速转型,吴凯表示,以前制造业对于设备的要求是低成本、高产出,但是现在产业升级、消费需求转型后,工业设备要求能够快速转产,但是前提要保证不能过于碎片化,需要在定制化和后端生产的模块化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另外通过云计算处理数据,保证设备智能化,生产流程信息化。

立足本身,获取先机

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将制造业的税率从16%降至13%,吴凯认为这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未来还会有更多利好政策。不过企业在投入研发的时候要根据企业本身现实状况,考虑好回报周期等问题,短期果决投入,长期需要慎重决策。对于资金充裕的企业,越早调整方向,就能提升获得行业先机,站稳脚跟。

“树靠根,人靠心”,慧眼科技一直在检测领域纵深发展,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慧眼在未来将会逐步入局无人工厂、工业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但是这并不代表全部技术和产品都需自主研发,而是作为某一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正如慧眼科技在机器视觉检测领域的发展一样。对于慧眼科技的未来,吴凯信心满满,只要战略方向正确,公司的上市速度将会更快。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