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投入100亿,小米AIoT战略底气从何而来?

亿欧网 中字

3月7日,小米宣布成立AIoT战略委员会,小米“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加快落地。AIoT战略委员会隶属于集团技术委员会,负责促进AIoT相关业务和技术部门的协同。AIoT战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建设和人才储备。一方面是从战略高度加强全集团的技术引导、推动强化前沿技术预研和各领域的技术融合;另一方面就是加码对工程师的重视、关怀,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的启动,说明小米集团正式把AIoT的发展放在了与手机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今年年初,小米CEO雷军在年会上宣布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这也是集团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小米宣布将在未来的5年内,持续在AIoT领域投入累计超过100亿元。为了配合这一战略的快速落地,小米先是在2月26日宣布新设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云平台部,把AI核心业务提升至集团一级部门,并启用一大批年轻的技术骨干成为领头人。紧接着,就是这次AIoT战略委员会的成立。

文件显示,任命范典为AIoT战略委员会主席,任命叶航军为AIoT战略委员会副主席。据悉,范典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微软任职,是小米成立最初的13名员工中的一位,起初任米聊产品研发经理,随后负责IoT业务。技术立业是小米血液里最重要的东西,此次任命也是用技术前瞻性的人来引领航向。AIoT战略委员会的成立,将加快集团“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更有力的推进,强化全集团AIoT战略整体执行,继续扩大在AIoT创新领域领先优势。

细数小米2018年7月上市以来架构调整,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18年9月,小米新设集团参谋部和集团组织部;2018年12月,小米对手机部和平台部作出组织调整;2019年2月,小米在手机部成立参谋部,显示触控部和核心器件部并入硬件研发部,2019年2月,任命崔宝秋为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并在核心管理岗位任命了14名总经理、副总经理,再就是此次战略委员会成立。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调整都在强化核心技术研发,集团资源在不断整合,通过软、硬件核心业务部门连接,打通部门间业务合作壁垒,从IoT平台级服务、端到端的产品互联、AI人工智能交互,到精准大数据服务等多个AIoT相关业务整合在一起,为AIoT战略加速落地积极布局。

从IoT到AIoT,小米布局智能物联网布局优势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雷军提交了《关于布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他表示:5G是数字经济新引擎,产业应用不限于智能手机、基站建设等领域,更会推动物联网、区块链、视频社交、人工智能产品与应用的发展。

由于5G技术能满足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通信对网络速率、稳定性和时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5G海量连接的技术特性将为智能物联网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5G将与云计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AIoT智能物联网爆发式成长和更多的应用可能。

IoT即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操控系统,同时透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实现物和物相联。IoT(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AIoT即AI+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AIoT融合AI技术和IoT技术,通过物联网产生、收集海量的数据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智联化,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追求的是一个智能化生态体系,除了技术上需要不断革新,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更是现阶段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亟待突破的核心问题。

虽然AIoT仍有问题亟待突破,但AIoT小米战略布局早已开始。“赢得了AIoT,小米就赢得了未来的“硬件+互联网”。”雷军曾表示。

从2013年推出可接入IoT设备的小米路由器、2014年正式全面布局生态链业务,到2017年推出小米AI智能助理小爱同学,小米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了从IoT到AI的全面布局。现在看来,小米布局AIoT有三大优势:硬件优势、大数据优势和丰富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雷军在2018MIDC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宣布,2018年小米连接了1.32亿台设备(不包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内置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超过1亿台,活跃的物联网设备为海量数据获取及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基础,这是小米布局AIoT战略的硬件优势。

2018年7月,在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小米大数据产品总监赵辉华曾表示,小米有三亿的用户,在三亿用户中有超过日活21个的千万小米应用,这些应用都沉淀到云服务上;在大数据全局搜索方面,小米已经接入了16类的垂直内容,日均用户量是1600万,日均请求量四千多万。海量大数据为小米AIoT战略布局第二大优势。

AIoT是如今小米最有想象力的业务,远胜于手机。大到智能电视、空调、洗衣机,小到闹钟、移动电源、电动牙刷,小米生态链已经形成了一张大网,小米凭借着用户量、设备数与数据积累,正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随着5G商用的加速,设备的连接能力将有明显的飞跃,因此IoT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AIoT领域,小米布局很早,积累也较为深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生态链体系,且线上线下渠道也都已打通。这是小米AIoT战略布局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积极布局背后,AIoT战略考量

积极布局AIoT战略,小米或许有自己的战略考量。目前,手机市场正在经历需求放缓,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整体需求不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在经历寒冬,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跌破4亿大关。

小米公司发展到今天,公司市值已突破千亿元,但目前市场形势也不佳。数据统计机构Counterpoint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数据显示,去年Q4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为3.94亿台,同比下降7%。排在前三位的依然还是三星(18%)、苹果(17%)和华为(15%),三大品牌的总份额占50%。排在4~7位的均为国产手机品牌,分别是OPPO(8%)、小米(7%)、vivo(7%)以及联想(3%)。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小米同比2017年四季度数据,出货量大跌34.9%。

其次,小米产品一直采取高颜值高性价比定位策略,小米以接近成本价销售,通过粉丝经济和口碑营销进行推广积累了大量用户,每次产品上新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是饥饿营销还是产能欠缺?仍有待考证。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小米目前的模式下产品利润空间并不大。雷军曾说过,小米的硬件净利润在5%以下。小米的创收创利能力也曾遭受市场质疑,一家企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寻求开辟新的的利润市场理所当然。

从财报数据来看,小米的本质更像是一家硬件制造商而非其所宣称的互联网公司,其营收中硬件销售占比远高于服务。从小米2018年Q3财报来看,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9.8%。其中,小米智能电视销量最为亮眼,销量同比增长198.5%,2018年10月首次月销量超过100万台。

AIoT引擎助小米实现营收高增长,尝到甜头的小米正往该方向策马狂奔。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AIoT带来的丰富场景与海量用户、流量、数据无论是从硬件产品销售还是互联网变现方面都将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繁荣景象的背后,是否还存在隐忧?此前小米9发布53秒后就售空,小米量产能力是否堪忧?雷军在小米9的发布会上曾信誓旦旦保证小米9现货。但小米9一经开售,在短短53秒间就售空了,让不少人口诛笔伐。如果小米作为一家小公司,缺货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今小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小米9首发天猫现货不到1w台,到现在还找不准用户的需求,是否量产有困难?

如果在已经摸索多年的手机领域都存在量产困难,在新拓展的AIoT领域能否如小米预期一样一路繁荣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