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不加大基础研究 就可能变为一个代工厂

徐上峰
关注

华为有边界,不跨界

任正非说,华为几百人的时候,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十几万人还是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只有集中在一个点上突破,才能在人类社会中立足。跨界这个问题,我们是永远都是不会做的。有西方记者问我,“你们会不会造汽车?”我说,我们永远不会造汽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汽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

他说,华为做的是“管道”,给信息流提供一种机会。为什么华为终端的技术进步那么快?是因为华为在管道技术上的战略储备很多,用不完,就把这些部门划给终端,科学家都为终端服务,所以很快就跃上来了。华为不会跨界,是有边界的,以电子流为中心的领域,非这个领域的都要砍掉。

重视知识产权,辩证看待创新

今天,创新是企业界频繁提及的词。华为是怎么看待创新的?任正非说,在精神上,他是支持自主创新的。不过,他认为,应辩证看待创新。比如,在尖端和未知领域,强调自主创新是可以的,但不能在低层面强调自主创新。人家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非要重复做一下,这不是光荣伟大。

他说到了日本的螺丝钉工厂和德国徕卡。一个螺丝钉你也要自主?日本一家企业几十年就做一个螺丝钉,做到了永不松动,高铁、飞机等高速设备,都用这家企业的螺丝钉。莱卡一个老太太,35年做涂外层油漆的工作,说机器不能代替,做不到她那么精细。

任正非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才能缩短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农民,其他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别人的创新,我们要尊重知识产权。华为绝对尊重知识产权,在美国经历了几场大官司,都获得良好的结果。华为现有的87805项专利中,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对美国的信息社会是有价值的,已和很多西方公司达成了专利交叉许可。

任正非指出,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我们不能支持假货、持山寨,而是要支持原创、保护原创。

重视基础教育与基础研究

任正非着重谈到了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要转变成人才大国,跟别人竞争才有信心。国家的重心是要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他建议把基础教育提到国家的最高纲领,迎接未来的革命。建议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优秀人才愿意去当教师,优秀的孩子愿意进入师范学校。

振兴教育不在房子,在于老师。物质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得到尊重,国家才有希望。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今天满街高楼大厦,过二三十年就变旧了。如果投资教育,二三十年后这些穷孩子就是博士,开始冲锋,国家就会更加繁荣。

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华为投入大量资金往前冲,用充足的弹药,去构筑未来的竞争力,今年的科研投入是150亿到200亿美元。任正非透露,今天,大家看到华为有很多成功,是因为很多科学家都在华为工作。华为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形成这种组合在前进。

华为有什么?任正非说:华为既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源,除了人的脑袋之外,一无所有。我们就是把一批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的脑袋集合起来,达到了今天的成就,就证明教育是伟大的。

华为有超过1.5万名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他们主要是把金钱变成知识;华为还有6万多名应用型人才,他们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任正非说,基础工作不去做,就变成一个代工厂。新技术走向应用的周期变短了,等着产业分工,而不进入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

在技术研究上,华为主张“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向谷歌学习。谷歌赚了钱,就去研究很难实现的东西,把财富转移到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去,也是为人类社会贡献。华为也学谷歌,把钱投出去,探索人类未来。

今天,在电子、光子方面,华为是世界最领先的;在量子方面,华为在跟随。任正非认为,开展基础研究,才可能有超额利润做战略投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