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信息物理系统驱动智能未来

OFweek工控网 中字

机器人2.0,人机共融时代将到来

工业机器人正从1.0向2.0时代转变,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在结构化的环境下不断重复一些任务,而进入2.0时代的机器人将能够在非结构化的环境下,快速的感知周边环境,理解和学习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并能快速做出最优的决策。而实现这一系列的动作,需要一些关键性技术的支持。

张建伟表示,机器人除了对环境感知,还要对人进行感知,理解人的行为和意图,实现人与环境的共同模型。其次,还需要自适应和学习能力,因为在非结构环境不易通过编程来解决,必需让机器人在未知和意外的情况下,能够思考怎么处理突发情况,并且学习到新的能力。

人与机器人的协作

在2.0的机器人环境里,机器人将拥有认知的能力,以及知识表达的能力,并能在动态的环境下,完成从感知、分析到决策的动作,最终满足人机共融场景的需求。

人机共融是一个大而长远且富有挑战性的场景,未来的发展将对于人工智能将提出更多挑战性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2.0的机器人将逐步产业化,同时也能让智能机器人进程变得更快。

未来可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赋能技术,必需和各个行业垂直应用场景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在融合的过程中,技术驱动是其中的一个方法,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人脸识别;通过病例的学习来帮助医生诊断;通过文本学习实现机器人写作;以及通过语音大数据的学习来模拟人类发声,进行新闻主播等功能,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张建伟告诉OFweek工控网,真正的人工智能需要和CPS系统结合,使得各个行业如制造业、交通出行、医疗、农业、建筑、教育和基础设施的维护变得更轻松。目前,在动态变化的环境里,人工智能还远远未能解决问题,例如医疗自动化、自动驾驶、建筑、农业机器人采摘等不确定的、复杂性的场景,人工智能有很大的挑战。

未来,人工智能作为超级大脑,需要将人类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协助人完成更多的任务。还有利用全局的视角,综合分析预测各种内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最终使得机器在协作上做得更好。

最后,张建伟表示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如无人商店、刷脸等方式让生活变得更便捷,同时也使得一些工作消失。未来的人工智能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决策指导下,开发出能真正对生活有用功能,最终帮助人类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让机器人接替一些危险、脏的和无聊的工作,使人类能从事更有创意和高价值的工作。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