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GE探索的工业互联网模式遭遇困境,但GE提出的“1%工业互联网理论”得到业界认可,即工业互联网将工业生产效率提升1%,会给世界带来1万亿美元的价值。从已落地的案例来看,飞象工业平台所提供的方案对于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远超过1%,企业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也正是“不是对制造业传统的否定,是对现有能力的优化提升”定位所考虑的。
“小”处着手还体现在面对的对象上。中国工业企业数量庞大,各种类型企业都有转型升级的需求,但飞象工业平台将其对象主要聚焦于中小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
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显示,全国每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37万家,其中大型企业的数量只有不到3%,中型企业数量超过10%,而小型企业的数量占据80%以上的份额,而且还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仅仅是营收超过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分布状况,若加上那些营收低于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则国内90%以上的工业企业均为小型企业,成为我国工业大军的主力。
阿里云IoT事业部总经理库伟指出:“位于金字塔尖的大型企业需要工业互联网,但位于金字塔基的大量中小企业也需要工业互联网,塔尖的大型企业做得好并不代表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实力强,塔基的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做得好才是制造业强国的表现”。因此,这一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成为阿里云IoT飞象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好像是从“小”处来抓,但这个“小”处却是撬动制造强国的根基。
“小”处着手还体现为聚沙成塔。在对中小企业的升级改造中,很大程度上能更快速形成“工业物联网+互联网”的效果和示范效应,快速的示范效可能直接转化成直接的规模化复制。打通厂商与厂商,厂商与销售与买家之间的市场壁垒。
在阐述“工业物联网+互联网”定位时,库伟引用一个淘工厂改造的案例,即一家仅有不足百人的工厂,生产过世界杯的吉祥物,在做了轻量化的数字化改造,单厂投入仅数万元,就让它的排产提升6%,交付周期缩短10%。国内类似的企业数量巨大,针对这些企业的升级改造则是从金字塔基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阿里云IoT的布局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和发布,背后需要的是大量基础能力、技术和案例的储备,以及对工业各行业的理解,这对于更多面向消费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尤其如此。而阿里推出专注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与其背后有大量物联网技术能力和合作伙伴生态的准备有很大关系。
在所有互联网巨头中,阿里巴巴是首家将物联网提升到“新赛道”高度的企业。从去年3月成立阿里云IoT事业部至今一年多时间中,阿里对于物联网端到端各领域均有战略布局,各位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阿里云IoT的那张树状图了,包含了终端、边缘、网络、平台和应用各个层面,拥有AliOSThings、LinkWAN、LinkEdge等基础性产品以及城市、全屋等垂直行业平台产品。
此外,阿里发起的IoT合作伙伴计划联盟(ICA)吸纳了超过300家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生态圈的工作也加速垂直行业应用落地。
当阿里云拥有ET工业大脑、安全方案、云市场等现成能力时,这些还远不足以支撑工业场景下物联网方案,而过去一年多时间中建立的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使能、边缘计算SDK、长距离和短距离网络接入、复杂通讯协议兼容等能力后,阿里云具备支撑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条件。
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方面有阿里物联网技术能力所做的准备,另一方面在大量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建立起专门针对工业生产经营各类场景的具体应用。在笔者看来,物联网技术能力+物联网生态合作伙伴,是阿里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对其他互联网公司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明显特征。
互联网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已经全面开启,已经开始下沉到工业一线,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期待如过去十多年中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一样,互联网企业在未来工业互联网领域能够开辟一片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