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需要坚实的IT基础架构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从弱变强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今的中国制造业不但贡献了超过三成的GDP,总规模也占全球大概20%左右,位列世界一位。然而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温和增长的“新常态”,制造业在今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国内经济减速萎缩,国际需求减少

经过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正在逐步放缓,预计2018年的增速会在6%左右徘徊,同时以欧盟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也没有从上一轮经济危机中完全恢复,国内外需求的萎缩造成了整体经济的疲软,进而导致企业产能过剩。

2.外资制造企业回流

美国政府出于保证经济稳定、保证就业的目的,推出了一系列“再工业化”的政策。同时美国能源、物流、资本等一系列要素价格下降,也助推更多高端外资制造企业将生产中心迁回美国。

3.低成本的优势逐渐消失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的计算:中国制造成本只比美国低4%。依据经生产力调整后的工资水平,中国工人的时薪从2004年的4.35美元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而且我们没有看到成本上涨趋势在短期内会改变的迹象。

从制造企业自身来看,大多数制造企业在经历以上压力的同时,还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挑战,归纳起来也有三个方面:

1.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激烈

2014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即企业研发投入总量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为1.1%,而美国的这个数值是4%、日本3.4%。较低的投入造成产品同质化,只得靠降价来去库存,较低的利润又限制了企业研发投入。

2.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

与美日等国家相比,大部分国内制造企业在自动化设备上的投资不足,这也是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据专家估算,我国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700多亿元,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对下游产业影响、市场份额损失、污染治理等带来的间接损失超过1万亿元。

3.收入来源单一,来自服务的收入很少

企业主要依靠销售产品获得收入,缺乏通过增值服务来开辟新业务的意识。造成企业收入不稳定,毛利率低,客户忠诚度不高。

二、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当我们审视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时,要特别留意技术进步的影响,因为这也是推动历史上几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拜高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所赐,中国迅速跨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刻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进而促使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流程、软件和系统,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出色的竞争优势以及更高的效率。实施这种转变的过程被称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并不是预言家口中的未来趋势,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IDC预测,截止2018年,对于67%的全球2000强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将是关键策略,并且截止到2017年,超过50%的IT预算将花费在新技术上。数字化转型之所以受到各行各业企业的关注,是因为它能给企业带来三方面的变化:

1.转变流程和业务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实现互联,企业可以连接到其价值链的各个端点,并从中收集数据。这为转变业务方式和彻底颠覆现有流程和业务模式创造了机会,有助于实现更精益的运营,并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2.提高员工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员工紧密协作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催生创新想法。数字化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协作工具,既增加工作的便利度,又加快创新速度,还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

3.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数字化企业在改进产品和服务,以及预测未来购买趋势方面更有洞察力,因此其客户可以在不同渠道中无缝地体验到一致、及时、准确的服务。数字化企业自然会赢得越来越高的客户忠诚度。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