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河北省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打造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制造强省为目标,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大智移云”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一、聚焦“四个方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一是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把工业设计作为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的制胜利器,作为促进制造业高端化的重要突破口。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吸引工业设计企业、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推动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形成“设计+”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二是聚焦制造业智能化。把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融合专项计划,重点围绕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转型等新模式新业态,建设一批“制造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和制造业“双创”平台。三是聚焦制造业绿色化。把绿色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实施绿色化改造计划,在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皮革、印染、造纸等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绿色制造体系试点示范计划,创建一批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示范工厂。四是聚焦制造业服务化。把制造业服务化作为引领河北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计划,在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行业打造一批供应链管理创新示范企业。
二、坚持“双轮驱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制定出台工业转型升级“1+N+1”政策体系,坚持“增量优质”与“存量优化”并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重,打破传统思维和路径依赖,实现“长大于消、长优于消”。一是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千项技改工程”,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亩产效益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改造项目。二是强化引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大智移云”引领计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以发达国家和世界500强为重点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式招商,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三、加快“四个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化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和安全等标准倒逼作用,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显著增强河北省工业经济质量优势。一是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方向推进去产能。实施“五个一批”: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市场机制淘汰一批;通过整合重组和布局优化整合一批;推进产需衔接,拓展市场需求消化一批;处置僵尸企业退出一批;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转移一批。二是以减轻企业负担为途径推进降成本。继续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放开具有竞争条件的涉企经营服务政府定价,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监管,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三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重点推进补短板。深入开展“三品”专项行动,在传统行业广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持续推进千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计划,在先进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每年开发10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国内领先、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新技术。四是以工业综合评价体系为抓手推进增效益。建立以单位用地税收、单位用地产出、单位能耗产出、单位用水产出、单位排放产出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各类资源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先保障类企业倾斜,倒逼综合效益低下的企业转型升级或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