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死敌是互联网化 警惕制造业BAT化

工业地产商,只会让制造业变得更穷;而互联网化,却是要让制造业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奴隶——数据奴隶。

制造业会不会彻底沦为互联网的附庸?这是世界工业巨头清醒的认识,也是他们心底的恐惧。似乎只有在中国,才会把互联网巨头,当成是制造业的救星。

警惕制造业BAT化

如果互联网的因素在在制造业中过热,势必出现“制造业BAT化”。如果细心一点观察,工业领域的话语权,也正在旁落。

谁是中国最著名的工业网红?

董明珠?雷军?

他们毕竟还是在老老实实干实业,他们最多只是利用个人网红的身份做了一些营销而已。真正在影响工业领域思维,工业政策和工业舆论,那才是工业领域最厉害的角色。

中国工业最大的网红,第一是马云,第二是马化腾。BAT们,正在深刻地影响工业领域的发展。看看马云的“新制造”定义,看看马化腾的“数字经济”,你就会发现他们正在试图深刻地影响着工业思维甚至工业政策制定者,向他们所期望的另外一种方向发展。

董明珠做不到影响舆论,因为她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而马云们固然有个人口才的原因,而背后是他们投入巨资系统性地建设顶层设计理论,阿里研究院、腾讯研究院的各种研究人才,正在为这些工业网红大佬们提供大量的炮弹。

董明珠、宗庆后等工业奇才的口才再好,在辩阵、在观点如何能够跟一群虎狼之师的参谋军团相抗衡?今年两会上,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抱怨淘宝网上的假货,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的发展,马上被“阿里小将”舆论群殴失声。“阿小将”甚至喊出来“阿里是100%的实体经济”,偷换概念,声东击西。得了便宜还能卖好乖,阿里是中国排名第一的傲娇公司。

舆论话语权之后,大家都知道“虚实之争”背后其实就是政策的争夺、就是影响力的攻守。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大热,随着人工智能也要被引入制造业的主战场,BAT在制造业正在掠走大批人才,严重干扰正在进行的中国制造的底层基础。工业需要通过软件来强化未来,但软件人才却是制造业的稀缺物。但对于意图抢占工业命脉的互联网巨头而言,制造业的最为宝贵的人才,将是他们轻松扑杀的猎物。

BAT就是中国制造战场的猎鹰。

算法是一个绕行动物,它必然只会从最容易解决的地方入手。正如炙手可热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在社会大数据领域(例如阿里的蚂蚁金服等,对人的行为和信用的判断)是很容易解决的:数据量巨大,但规律明显。而对于工业领域与的数据,由于面临着机械学、光学、热学、电磁、材料、流体等多种复杂学科的相互影响,工业大数据的分析,则要困难的多。用所谓的数据算法,干扰中国制造实体工艺的进步,将是中国制造最大的悲哀。制造业BAT化,将引领中国工业走向另外一个斜坡,而攻坚主战场的时机,将再度被延迟。

小记

两化融合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国情,两化“深度”融合是一种语词修饰的进步,但“深度”的原因绝对不是互联网化。如果按照”互联网化”的思维来引导中国工业,中国制造业会再度错失攻坚机会,穿着华丽的外衣进入“制造业空心化”时代。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