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企业如何更有竞争力?

国际工业自动化 中字

  面对工业4.0热浪的冲击,很多企业不明白管理应向何处去,是不是建立了SAP、MES等智能管理体系,就迈向了工业4.0,企业就有了竞争力?

  聚焦“过程方法与工业4.0”,探讨迈向工业4.0的管理逻辑。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在我国推行以来,过程方法逐步被国人接受、认知、理解与广泛使用。但由于过程方法是舶来品,仍然有非常多的管理者由于没有理解其深刻内涵,站在迷茫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1、过程方法是工业化的产物

  “工业化”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流水线。流水线是实现从投入到产出(即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在企业内部,这些过程具备重复性特征。输入“人、机、料、法、环、测”,输出产品与服务,产品与服务是过程的结果。通常用“效率、交期、质量、成本、安全与士气”等来测评输出是否满足要求或目标。

  流水线的诞生,开启了工业化时代。这种应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管理方法——过程方法逐步成为西方企业的主流管理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当麦当劳汉堡在中国用工业化的办法应用到餐饮业时,国人倍感新鲜与不可思议。今天,国人对快餐面、水饺、汤圆、馒头工业化产品也习以为常了。工业化带来了规模效率,过程管理方法使工业化产品得以稳定和持续改善。

  2、智能管理是过程管理的高级阶段

  建立了工业化生产线,对过程的“输入、流程与步骤、输出”进行详细定义与描述,即建立了流程与标准,并对这些流程与标准的执行进行职责分配,建立了相适应的管理过程与目标绩效考核,流水线管理从无序阶段进入了标准化阶段。这仅是过程管理的初级阶段。

  为了实现少而精投入和最好的收益,我们需要对过程反复地进行价值流分析,找出有限的、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现有技术与生产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步骤(称为I型浪费)予以暂时保留,将很多不创造价值而且可以立即去掉的步骤(称为2型浪费)立即去掉,不断地、持续地优化与改进过程,我们将这一活动称为精益化活动,将这种管理称为精益管理。建立了流程与标准之后,持续消灭浪费与使过程增值最大化,企业管理进入到精益化阶段。这是过程管理的中级阶段。

  在精益化阶段,企业会重视每一处细小改善与微创新,人成为过程不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为过程的自动控制与智能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为了解决复杂与危险环境下的作业问题,机械手、机器人诞生并得到了发展; 智能技术与生产线不断融合,使智能工厂与无灯工厂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智能管理技术不断完善,信息与数据集成与分析,使管理问题可视化与及时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复杂组织的管控能力, 智能管理成为组织提升管理水平的新的发展方向,智能管理成为过程管理的高级阶段。

  3、从过程视角理解工业4.0

  从前面两个部分工业化生产到智能制造与管理历程的简单概述中,我们讨论的一个共同基础是从投入到产生(即输入到输出)重复的过程,基于对这一过程的管理,我们将它分成从标准化到精益化与智能化循序渐进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对这一过程制造技术的探寻,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新概念。它得出继蒸汽机、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事实上,工业4.0是对过程效率基于技术与管理持续改善与创新的结果。海尔数字柔性智能制造的实践说明,智能化为柔性制造、数字制造创造了条件,但脱离了工业化与标准化是不现实的。在标准化、精益化基础上发展数字制造与智能制造,从而使个性化柔性制造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过程方法是工业化的产物。

  从过程的视角理解管理,用过程方法展开管理,我们可以将管理划分为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标准化阶段、精益化阶段、智能化阶段。

  工业4.0是对过程效率基于技术与管理持续改善与创新的结果。

  如果你的企业想保持竞争优势,你就应该持续改善与创新,工业4.0是当下的方向。将工业4.0神秘化与置若罔闻都是不恰当的。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