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3年期间我国交流电动机总产量从6,263.27万千瓦/年提高到27,914.60万千瓦/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3.26%。但80%以上的电机产品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5%,电机系统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因此利用效率低下。
发展:高效节能为总体趋势,“三化”细分具体要求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业内人士认为,小电机制造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而大中型电机制造行业却向单机容量不断增大、要求特殊化、多样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对电机行业节能高效的要求是总体趋势。
我国电机产品效率低下,与国外全面普及高效电机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在使用三级以下标准的普通电机。受政府节能减排的需求,电机行业也急需提升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并且,相较于传统电机,高效节能电机采用新型电机设计、新工艺及新材料,通过降低电磁能、热能、机械能的损耗来提高输出效率,其效率大约高出了3%-5%,而目前达到2级能效指标电机的占比不足10%,因此其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另外,在政策层面上,近年来政府制定了“补贴高效、禁止低效”的双重推广政策,特别是2008年以后,加快了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的速度,加强了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力度;2009年,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将高效、超高效电机应用列入惠民工程;2009年和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先后发布了两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2011年初,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工作的通知》。
而另外一份《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中则提出,到2015年,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50%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的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规范;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因此,无论从产品本身还是政策导向上来看,高效节能电机都是未来中国电机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