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向制造环节渗透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两化深度融合的方向。工信部也在积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去年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其中第七个专项行动就叫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曹淑敏就此提出,互联网进一步向制造环节渗透,网络协同制造、工业云已经开始出现。
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趋势不断加强,智能制造发展不断深入,美国和德国变革制造业的战略构想日趋明朗。工业互联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将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生产与价值的创造日益走向社会化和公众参与,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趋向平等、互动和相互影响。所谓工业互联网,即在低成本小型化传感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泛在的制造信息与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交会将促使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化,将人和机器、机器与机器连接起来,为制造商和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据、信息和解决方案。
通用电气估计,在未来20年,生产率的这种加速增长将提振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多达10-15万亿美元。据悉有关部门正在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前期规划,包括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国际上工业互联网的代表,是美国的先进制造战略,和德国的工业4.0。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宽带网络等技术,通过接入传感器,实现对物理设备的信息感知、网络通信、远程控制和协作。
在传感器方面,根据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数据,目前全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但进口占比高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更是高达90%。尽管国内也有不少传感器相关上市公司,比如长电科技、歌尔声学、汉威电子、中航电测、大立科技、高德红外、聚光科技等,但多为产业链中技术门槛不高的环节,可见,国内传感器生产技术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使得大数据分析不再局限于结构化的历史数据,因为传感器采集的多是非结构化数据,对数据分析技术的要求更高。因此,由现有的网络数据处理走向企业级应用、移动终端数据应用,将是数据处理的下一轮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