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代工方,鸿海由于会提前数月乃至半年知晓订单下达情况,这让2012年底时,郭台铭即要做出公司代工业务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要么继续倚重苹果,要么多条腿走路。考虑到苹果公司原CEO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创新力减弱,兼具虎之威严与狐之变通的郭台铭,遮遮掩掩地选择了后一战略。
作为富士康科技的子公司,富士康国际并不是苹果手机的代工厂,公司的目标是发展智能手机相关产品,并将之和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相联系。要摘掉“血汗工厂”的帽子,强调“智慧”的科技转型可能是更名传递出的另一个信号。
表面上,富智康不过是改了个名,但背后,作为富士康国际控股母公司鸿海(2317.TW)董事长的郭台铭,其孤心苦诣筹划的“去苹果”战略三部曲已进入最后阶段,当然,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或许是市场提前获知了更多消息,5月29日,尽管港股恒生指数重挫369点,跌幅达1.6%,富士康国际股价却逆势飙升,早盘涨幅一度高达10%,收盘仍涨7.74%,股价站上近4个月新高。
自动化计划面临多重障碍
富士康曾表示计划在其遍布中国各地的工厂安装机械手臂,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解决工人骚乱问题。然而,未来十年其自动化生产流程努力将面临诸多重大障碍,如高额成本和快速的技术变革。
据一些分析师称,建设自动化工厂所需的资本支出将非常巨大。市场研究机构SanfordBernstein分析师阿尔伯托•莫尔(AlbertoMoel)表示,为此富士康需要花费的费用将在21亿美元至逾100亿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机器人的成本和自动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