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政研室主任胥和平表示:“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是战略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家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他强调,应该明确地确立一个战略,要确保新能源的革命、智能制造的革命以及生物质能的革命首先在中国发生,由此引发引导第三次工业革命。“事实上,中国高层的战略指向已然暗含了全球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瞻思考。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具体决策上,中国着重部署了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追溯近代以来的中国发展,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擦肩而过,错失机会。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了,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淘汰以及新经济结构的形成,都将给中国百年追赶的梦想提供机遇。
新工业革命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这次革命将会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基础上,同时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对于当今中国,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既是极为严峻的挑战,更是一个技术上赶超发展、结构上加快升级的重大机遇。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130692亿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周济举了一个例子,一部苹果手机批发价是178.96美元,其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能取得34%、17%和13%的分成,中国只能拿到3.6%。
我国已经具备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和优势:第一,我国拥有巨大市场;第二,我国制造业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第三,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第四,拥有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第五,在自主创新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
今年1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提出了在2020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中国将可能在2020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