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工控网讯:在全球,海流发电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即使在目前也只有部分国家开发该产业。而随着陆地上能源的日益减少,广阔的海洋能源也日渐走入大家的视野。潮汐发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预测,今后5-10年内,潮汐能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潮汐发电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海流能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流发电的产业化将不再是空谈。
中国的海流能属于世界上功率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开发环境和条件都很好。所以,我国对海流能的开发非常重视,近期我国就海流能发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海流能必定成为我国的又一大新能源。
“十二五”主题项目:海流能发电与海岛新能源供电关键技术
去年5月份,由浙江大学牵头承担,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的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领域首批“十二五”主题项目——海流能发电与海岛新能源供电关键技术在杭州启动。该项目瞄准国际可再生能源混合发电的研究前沿,以海岛海流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发电来源,研究开发高效的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攻克多储能技术的协同调峰调蓄技术和海岛电网的集成稳定控制技术,建立海岛多能互补供电集成系统,为海岛新能源电网集成调度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示范。
500千瓦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
去年11月份,“500千瓦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暨青岛市海洋能综合试验基地开工典礼在青岛举行,伴随着这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能利用综合示范基地开工,斋堂岛将成为北方首个使用海洋能供电的海岛。“海流发电和风力发电差不多,只是一个是靠风推动,一个是靠海流推动。”中国工程院曾恒一院士说。据了解,海流发电装置上有巨大的轮叶,这些或水平或垂直放置的巨型“风扇”,被路过的海流推动,源源不断地转换成电能,供给这座岛城小海岛使用。不同于高高耸立的风车,这些专门捕捉海流的“风扇”,一部分“站立”在海底,一部分则固定在海面漂浮载体上。这一项目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牵头承担,总投资达到了6000万元,总装机容量更是达到了500千瓦,将为岛上居民每年提供65万度的电。
海风海流海浪6月齐发电“海上发电平台”世界首创
日前,记者从中汇明(厦门)海上发电研究院获悉,该院自主研发的装机容量200千瓦的海上发电平台正在建造中,能同步收集海风、海浪、海流的能量发电,预计6月份下水试验。此前,该院装机容量10千瓦的“、海上发电平台已试验成功。据悉,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首创的海上发电应用技术。海上发电平台由风轮、水轮、浮体等结构组成。其中,风轮收集海风的能量、水轮收集海流的能量、浮体收集海浪的能量,任何一种能量都会传输到平台中央的发电机里,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产生电。据介绍,平台可以建在10米-200米深的海域,收集海浪能的浮体可以向周围延伸100米,这些优势可以尽可能多地吸纳海洋能量,还可增大海洋的利用面积。据称,20万千瓦机组的海上发电平台需要3平方公里的海面,基本上一度电的成本在1毛钱左右,比煤电不仅运行成本少,而且还更清洁环保。中汇明(厦门)海上发电研究院董事长、厦门市泉州商会会长苏福伦说,海上发电平台成功运作,未来可形成带动效应,形成海上产业联盟战线,带动海岛旅游、海上通讯、海水养殖、海上矿产业、海水淡化业、电解水制氢等海洋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