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实现了我国航母“零”的突破,这一消息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我国航母的诞生历史也是曲折重重。早在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国国民党就提出了要建立中国航母的计划;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前国民党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20艘航母建造的计划,但都未能成功建造。可以说建造航母是中国几代海军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很有必要建造航母。
就目前我国交付的“辽宁舰”来说,他的诞生历史也是颇为曲折。“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的“瓦良格”号。作为苏联曾经的宠儿,“瓦良格”号体型中等,1988年该舰的钢铁躯壳在乌克兰的造船厂与大海头一次接触,此时,距离它正式服役的预定时间还有几年。1991年,苏联成为历史,“瓦良格”也成了乌克兰政府名下的财产,此时的“瓦格良”已经建造完成了68%,乌克兰无力建造,于是决定拍卖。1998年,澳门的一家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瓦良格”号。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缓缓地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
在经过重重阻挠,“瓦格良”号于2002年3月3日抵达中国大连港时已经成为一个锈迹斑斑的钢铁空壳:所有武器、电子系统均已拆除或者破坏。人们心中满怀“瓦良格”复活的期待,却眼睁睁地看着它在码头风吹雨打。这一等,就是3年。2005年4月26日早上,“瓦良格”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不远处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2003年竣工的30万吨级船坞,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大改装过程。
首艘航母的诞生不经壮大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显示了我国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通讯等技术领域的实力,甚至有俄罗斯媒体就表示中国目前的航母水平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当然也有不少的质疑存在,美媒就曾声称中国航母存在重大缺陷不具备起降战机能力,更有媒体说中国的航母技术不是自主研发的,存在窃取现象。针对这一言论国防部发言人就表示,中国的航母技术是完全自主研发的。
那么航母上又有那些先进技术呢?
特种钢材
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被誉为工业的脊梁。轧钢机是钢铁工业核心装备之一。无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航空母舰、核潜艇等尖端武器;还是关乎社会安危的核电站、巨型桥梁、水库闸门等基础设施;又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汽车、冰箱、洗衣机等消费品;都离不开大型轧钢机生产的优质钢材。
瓦良格号到达大连港之后放置了几年时间,许多人都认为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将会在中国解体。但有人则认为,不立即对瓦良格进行修复是因为中国钢材的冶炼技术不够先进。舰船用钢必须能够抵抗海水腐蚀,并在表面涂刷防锈漆,否则由于海水的强烈腐蚀,会大大降低船体的防护能力。由于中国的军舰用钢性能一般,必须要4年一次进行重新涂漆。
航母建造所使用的特种钢所要求的强度要远远高于普通军用船舶的钢强度要求,采用高强钢板可以减轻船体重量,增加抗弹能力。特别是飞行甲板的钢材,由于要承受舰载机起飞过程中的高热和高摩擦力,更要精益求精。因此,航母舰体一定要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钢材的屈服强度一般在500~800兆帕,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单位,大致是一厘米大小的地方要能够承受5000~8000公斤的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