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煤化工产业7000亿市场大门悄启?

OFweek工控网 中字

  1840年,法国用焦炭制取发生炉煤气,用于炼铁。

  1875年,美国生产增热水煤气用作城市煤气。

  1850~1860年,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相继建立了炼焦厂。这时的炼焦炉已开始采用由耐火材料砌成的长方形双侧加热的干馏室。室的每端有封闭铁门,在推焦时可以开启,这种炉就是现代炼焦炉的雏形。焦炭虽是炼焦的主要目的产物,炼焦化学品的回收,也引起人们的重视。

  19世纪70年代德国成功地建成了有化学品回收装置的焦炉,由煤焦油中提取了大量的芳烃,作为医药、农药、染料等工业的原料。这时完整的煤化工体系已经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工业高速发展,同时作为火炸药原料的氨、苯及甲苯也很急需,这促使炼焦工业进一步发展,并形成炼焦副产化学品的回收和利用工业。1925年,中国在石家庄建成了第一座焦化厂,满足了汉冶萍炼铁厂对焦炭的需要。

  1920~1930年间,煤低温干馏的研究得到重视并较快发展,所得半焦可作民用无烟燃料,低温干馏焦油则进一步加工成液体燃料。1934年,在中国上海建成拥有直立式干馏炉和增热水煤气炉的煤气厂,生产城市煤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及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发动和维持战争,大规模开展由煤制取液体燃料的研究工作,加速发展液体燃料的工业生产,煤化工取得了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量廉价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除炼焦工业随钢铁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外,工业上大规模由煤制取液体燃料的生产暂时中止,不少工业化国家用天然气代替了民用煤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飞速发展,致使以煤为基础的乙炔化学工业的地位大大降低,煤化工产业也进入了萧条时期。

  1973年中东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石油大幅度涨价,使由煤生产液体燃料及化学品的方法又重新受到重视。欧美等国对此又进行了开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进展。如在煤直接液化的方法中发展了氢煤法、供氢溶剂法(EDS)和溶剂精炼煤法(SRC)等;在煤间接液化法中发展了SASOL法,将煤气化制得合成气,再经合成制取发动机燃料;亦可将合成甲醇再转化生产优质汽油,或直接作为燃料甲醇使用。

  近几年由于化石资源的不断消耗、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都在寻找替代的能源来解决石油危机。据1984年世界化石燃料探明的可采储量,煤约占74%,而石油约12%、天然气约10%。

  从资源角度看,煤将是潜在的化工主要原料,煤化工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世界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一度超过50%,有发展煤化工的迫切愿望。从资源层面来说美国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球总量的25%,如果需要,美国还可以就近从煤炭出口大国澳大利亚获得比其他国家更便宜的进口煤炭。其次美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接近12000立方米,是中国的5.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美国地域辽阔,发展煤化工条件便利。从技术层面来说康菲石油、GE能源等公司还掌握了世界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再加上其装备制造业和自动化控制水平国际领先,发展煤化工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从政策层面看,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美国政府决心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并颁布法令,鼓励发展甲醇、煤气化等有益于国家能源独立的各项工程。至今,美国能源部每年还专门拨款2.5亿美元,支持煤气化相关技术及碳捕集技术研究。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