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制造业的现状分析:机器人应用是大势所趋

OFweek工控网 中字

国内制造业问题很多

  近日《福布斯》杂志网络版刊登了一篇文章称中国经济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不动产和基础设施泡沫,而是来自于制造业的泡沫。原文是这样说的:

  中国不动产和基础设施泡沫令人感到十分担心,但这些都只是短期的挑战,中国应该有能力走出这些困境。对中国经济来说,真正的威胁是更大而且更长期的,那就是其制造业泡沫。

  通过提供补助金、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监管措施等方式,中国得以吸引美国公司将其制造业务迁往这一市场。成百万的美国工作岗位已经迁往中国,而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支柱。但是,上升中的劳动力成本、有关IP盗窃案的担忧情绪、以及生产时间的延迟已经促使陶氏化学、卡特彼勒、通用电气和福特汽车等公司开始将部分制造业务从中国转回到美国本土市场上。谷歌也在最近宣布,其Nexus Q流媒体播放器将在美国本土制造,这同时还将对苹果造成压力,推动其开始仿效。

  这就是美国近期所一直宣称的制造业回流。当然美国所说的制造业回流,不是像中国这样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生产制造之中,而是用先进的现代制造技术来节约生产制造成本、创造更多的就业、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文章指出这些技术包括机器人学、人工智能(BI)、3D打印和纳米技术等,它们到目前为止一直都进展缓慢,但从现在开始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演进,正如计算技术所做到的那样。与下一代机器人相比,中国人正在从事的制造组装业务就像是小孩过家家——在不久以后,机器人就会变得比人力更加廉价。事实上,中国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富士康已经在去年8月份宣布,该公司计划在三年时间里安装100万台机器人,让其处理目前中国工人正在从事的工作。富士康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变得过高,而且要求过高。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特斯拉Roadster也正在硅谷制造,而硅谷是美国物价最昂贵的地区之一。特斯拉之所以能负担得起这种成本,原因就在于这家公司正使用机器人来进行组装。基于此,制造业得泡沫才是中国真正要担心的问题。

  这听起来有些危言损听,因为我们经常看到专家学者在讲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我们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指数的良好运行需要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们一直在强调加快产业升级,但是形势依然很不乐观,从这一方面讲这些话也不是危言损听。

  从1978年中国从文革中解脱出来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