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认为,全球化会让德国这样传统经济的高工资国家再也过不上舒服日子。因为未来是属于高科技和服务行业,而不是老式的制造业。
但是德国颠覆了常人的看法。它为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德国公司在全球化浪潮里巧妙地利用优势发展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传统经济模式。
德国制造业创造的奇迹引来各国要人纷纷撰文探求其成功秘密。美国前财政部部长顾问、奥巴马政府曾经的汽车业顾问Steven Rattner近期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上撰文,认为德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其制造业成功有重要影响。德国早在2005年就推出一个当时争议很大的政策,该政策当时争议很大,直接导致当时执政的施罗德政府倒台,但后来的政府还是延续了该政策。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制造业形势一旦不好,公司第一件就是减员。德国政府的政策就是政府、企业与员工一块抱团取暖,不能轻意减员,其政策核心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换取企业不减员,与工会讨价还价使其同意压低薪金,国家通过削减失业补贴以鼓励就业,政府通过“短工计划”保障工作岗位,工人的总工时缩短以减少失业,政府负担工人部分减少的薪金。抱团取暖的措施短期看似乎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但从长期看这些措施既降低了德国企业的成本支出,又保住的制造业的工作岗位,根据OECD2009年报告,此项目在经济萧条中保住了约500000个工作岗位。
美国的几大汽车巨头虽然历史悠久但包袱却很沉重,面对高额债务,美国公司削减成本的方案由于工会的强大阻力一直难以成行,由此导致美国的汽车价格居高不下,连美国人自己都不愿意购买美国车。记得两年前去美国访问时,与一位美国的哥聊天,他的出租车及GPS都是日本造的,我问他作为美国人为何不买美国车?据他讲美国的汽车及其配件与日本车相比,又贵又耗油又不好用,所以他拒绝购买。美国是移民国家,很难做好日韩那样抱团只买本为车的“民族锁定”。日本车在美国有制造厂,历史短包袱少,负担轻,制造成本就低多了,产品性能与服务质量却很好。而美国汽车制造业工人工资是中国工人的25倍,尤其是美国的几大汽车巨头债台高筑,销售一直不景气。原来的汽车城底特律现在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与死城。发达国家制造业由于高成本而竞争泛力,大部分制造业只能采取外包形式,所以德国制造业的成功对发达国家意义重大。
“德国制造”的前世今生
德国产品从无人问津到竞相追逐也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德国在工业化完成之前一直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家,手工作坊所生产的产品向来被认为是次等劣质货。
“德国制造”曾经是一个耻辱的标志。德国馆政府总代表迪特马尔·施米茨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德国制造”因战争而成为一个负面标签。1887年,英国作为德国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英国议会修改了《商标法》,规定所有由德国提供给英国的物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制造”的劣质产品与英国的优质产品区分开来。这就是“德国制造”历史命名的由来。不过,这个原本带有侮辱色彩的字样,若干年后则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机械制造、化工、环保技术等行业在世界享有盛誉。
而在英国人已经几乎放弃制造业的今天,“德国制造”雄踞欧洲制造业之首,并且成为德国所有企业的一个共有品牌。无论是像奔驰、宝马、西门子这样的知名国际化大企业,还是像多尔曼、沃斯这样专攻某一领域设备的德国中型企业,都自然继承了德国制造的优良名声:对理性的崇尚、对计划性的遵守与精确度的执著。
而当传统的德国制造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新兴国家的低价挑战时,德国将自己定位为世界工厂的制造者。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是世界工厂,那么德国就是世界工厂专用设备的制造者,这实际上避开了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并且形成了互补关系。